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数据挖掘对岭南罗氏妇科两代传承人治疗原发性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02:02
   目的:本研究通过EXCEL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回顾性分析岭南罗氏妇科流派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证候、用药规律,并比较罗氏妇科第三代传承人和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在原发性痛经诊治上的异同,以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提炼总结岭南罗氏妇科对于原发性痛经的辨证思维和用药规律,以继承其学术思想,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发挥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与优势,并探索罗氏妇科在传承中的可能变化。方法:本研究借助EXCEL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收集整理罗氏妇科第三代传承人罗颂平、张玉珍和第四代主要传承人朱玲、赵颖和廖慧慧五位教授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妇科门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医案,分为平时和经前两个阶段,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原发性痛经病人的一般信息和中医证候、处方用药等录入Excel表格中,再手工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以上数据录入过程均经过两人核对,主要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的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模块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门诊跟诊所得经验,对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第三代传承人和第四代主要传承人诊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比较其异同。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原发性痛经纳入标准的病例727例,其中第三代传承人211例,第四代主要传承人516例,共计处方1525张,其中第三代传承人共计处方379张,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共计处方1146张。利用上述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果如下:本研究共收集符合原发性痛经纳入标准的病例727例,共计处方1525张。其中第三代传承人211例,共计处方379张,第四代主要传承人516例,共计处方1146张。1.纳入研究病例的基本信息:本研究纳入的病例中,最小的为12岁,最大的为35岁,两代传承人的患者均以18岁至30岁的女性为多,各自占据总体的70%以上。第三代传承人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5.33岁,第四代主要传承人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3.74岁。2.证候分布特点:第三代传承人辨证以气滞血瘀居首位,其次分别为肾虚血瘀和血瘀;第四代主要传承人辨证以虚寒最多,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分别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可以看出,排名前三的证型中基本都提及血瘀,两代传承人认为血瘀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原因,而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同时认为痛经由虚寒引起者甚多。3.临床用药规律分析:罗氏妇科传承人将原发性痛经分为平时和经前两个阶段进行治疗,因此该研究也将处方分为平时和经前两个阶段分析。3.1 药物使用的频数分析3.1.1 平时处方频数分析:第三代传承人平时处方257张,共用药物127种,用药频次最高的10位依次为香附(6.67%)、白芍(5.79%)、当归(5.27%)、茯苓(5.14%)、白术(4.46%)、丹参(4.10%)、黄芪(3.58%)、菟丝子(3.26%)、甘草(3.09%)、续断(3.03%)。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平时处方684张,共用药物172种,使用频次占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当归(5.89%)、白芍(5.19%)、党参(4.79%)、牡丹皮(4.15%)、吴茱萸(4.12%)、川芎(4.00%)、半夏(3.88%)、白术(3.64%)、麦冬(3.61%)、续断(3.54%)。3.1.2 经前处方频数分析:第三代传承人经前处方122张,共用药物83种,用药频次前10位分别为香附(8.10%)、丹参(7.42%)、延胡索(7.35%)、三七(6.66%)、赤芍(6.11%)、乌药(6.11%)、当归(5.98%)、益母草(5.36%)、桃仁(4.74%)、白芍(4.53%)。第四代主要传承人经前处方462张,共用药物167种,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当归(6.48%)、延胡索(5.96%)、川芎(5.82%)、五灵脂(5.09%)、黄芪(3.75%)、乌药(3.69%)、香附(3.57%)、赤芍(3.50%)、肉桂(3.48%)、蒲黄(3.38%)。3.2 药物四气、五味和归经分析3.2.1 四气分析:在四气方面,第三代传承人平时方和经前方都以温、平、寒居前三位,第四代主要传承人的平时方和经前方四气分析结果与第三代传承人相似,亦以温、平、寒为主。无论平时和经前,两代传承人用药都以温性药居首位。3.2.2 五味分析:从五味分析,两代传承人用药均以辛、甘、苦味药为主,只是各有侧重,第三代传承人平时方以甘、辛、苦味药分别居于前三位,经前方以苦、辛、甘味药分居前三位,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平时方以甘、苦、辛味药依次位列前三,经前方以辛、苦、甘味药分列前三。由此可见,两代传承人平时均侧重于甘味药,经前均侧重于苦味和辛味药。3.2.3 归经分析:第三代传承人和第四代主要传承人的药物归经相同,平时方排在前三位的药物归经均为肝、脾、肾,经前方药物归经居前三位的均是肝、脾、心。3.3 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本研究以能清楚简洁地展示药物使用规律为原则,两代传承人和两个阶段的处方规律分析将设置各自适宜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分析第三代传承人用药规则,平时方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设置为35%(支持度个数90)和0.9,得出平时常使用的药物组合有:白芍、茯苓、当归;白术、当归、香附、茯苓;白术、白芍、茯苓、当归;白芍、茯苓、香附、当归;白术、当归、茯苓等。经前方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设置为65%(支持度个数79)和0.9,分析结果得出经前常使用的药物组合有:延胡索、三七、丹参;延胡索、三七、香附;赤芍、三七、香附;丹参、三七、香附;赤芍、丹参、三七、延胡索等。分析第四代主要传承人用药规律,平时方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设置为35%(支持度个数240)和0.9,常用药物组合为:川芎、党参、当归;川芎、吴茱萸、当归;川芎、当归;半夏、麦冬、吴茱英、当归;半夏、麦冬、当归等。经前方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设置为40%(支持度个数185)和0.9,常用药物组合为:川芎、肉桂、当归;蒲黄、川芎、当归;延胡索、川芎、五灵脂、当归;川芎、五灵脂、当归;赤芍、当归等。从常用药物分析可知,第三代传承人在平时阶段注重调理气血水,经前则偏于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而第四代传承人在此基础上同时重视温养阳气,常常加用温阳散寒止痛之法。3.4 基于改进互信息法的药物关联度及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本研究将分析的关联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得出相关结果如下:(1)第三代传承人在平时阶段常用的药对为:菟丝子、牡丹皮;山药、香附;菟丝子、茯苓;菟丝子、党参等。经前阶段常用药对为:桃仁、葛根;鸡血藤、葛根;当归、葛根;桃仁、三七等。对于常用药物核心组合,平时阶段有18对,经前阶段有6对。经层次聚类得出新方组合平时阶段9首,经前阶段3首。(2)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在平时阶段常用的药对为:吴茱萸、菟丝子;麦冬、党参;麦冬、柴胡;麦冬、泽泻等。经前阶段常用药对为:蒲黄、白术;蒲黄、川芎;蒲黄、牡丹皮;肉桂、没药等。平时阶段常用药物核心组合8对,经前阶段10对。得出新方组合平时4首,经前5首。根据常用药对组合,可见两代传承人在平时阶段都辨证施治,并重视调理肝脾肾三脏,经前阶段则善用活血化瘀之法。结论:1.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人根据月经周期气血变化特点,分平时和经前两个阶段治疗原发性痛经,注重辨证求因治本,平时重视肝脾肾三脏,经前通调气血治标,经过几个周期的整体调治,以达到治愈痛经的目的。2.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人认为瘀血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因素,治疗上善用活血化瘀止痛,并根据岭南地区气候特点,用药以平为期,临证时以调和气血为主,少用攻伐之品,随病情变化而调整用药。3.第三代传承人和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对原发性痛经的辨证和用药特点相似,而后者比较重视阳气,往往在调和气血的基础上酌加温阳散寒之品。
【学位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9;R271.113;TP311.13
【部分图文】:

分布情况,证候,分布情况,证型


图1证候分布情况(第三代传承人)???表3证候分布情况(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序号?证型?频次?频率?序号?证型?频次?频率??1?虚寒?352?30.72%?12?肝郁血瘀?16?1.40%??2?气滞血瘀?204?17.80%?13?瘀热?12?1.05%??3?寒凝血瘀?149?13.00%?14?肝肾不足?7?0.61%??4?肾虚血瘀?105?9.16%?15?痰瘀互结?6?0.52%??5?寒热错杂?58?5.06%?16?寒湿凝滞?5?0.44%??6?气虚血瘀?52?4.54%?17?肾虚湿热?3?0.26%??7?肝郁肾虚?51?4.45%?18?寒凝气滞?3?0.26%??8?肝郁脾虚?46?4.01%?19?气阴不足?3?0.26%??9?脾肾不足?32?2.79%?20?少阳证?3?0.26%??10?湿热瘀滞?22?1.92%?21?少阴证?1?0.09%??11?血瘀?16?1.40%??

证候,分布情况,痛经,原发性痛经


从以上表格和图例可看出,第三代传承人主要运用脏腑辨证和气血辨证,共辨17??种证型,辨证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气滞血瘀(25.07%)、肾虚血瘀(17.94%)和血瘀??证(12.40%),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在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还运用六经辨证,??如寒热错杂证、少阳证、少阴证,共辨21种证型,辨证居于首位的是虚寒证(30.72%),??其后三位依次为气滞血瘀(17.80%)、寒凝血瘀(13.00%)、肾虚血瘀(9.16%)。从??所辨证型种类可知原发性痛经的病机十分复杂,实证、虚实夹杂证和虚证皆有,两代??传承人所辨证型中基本都见血瘀,可见血瘀是导致原发性痛经的重要病机。总体来看,??脏腑主要涉及肝肾脾。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是痛经标之所在。肾为先天之本,对月??经的产生起主导作用,是整个月经周期中气血变化的主要因素,痛经伴随月经周期而??发,由气血变化所致,另女性素多抑郁,疼痛反复发作易致肝气郁结,血行不畅,亦??是影响气血的重要因素,而脾化气血以资肾养肝,也与痛经相关。第四代主要传承人??认为痛经由虚寒引起者众多,因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温煦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故亦致疼痛。因此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在第三代传承人辨证的基础上,尚重视阳气耗损??在原发性痛经中的作用。??三、临床处方用药规律挖掘分析??

归经,三焦,大肠,心包


????序号第三代传承人药物频次频率?序号第四代主要传承人药频次频率??归经?物归经??1?肝?1995?25.74%?1?肝?5002?21.93%??2?脾?1641?21.17%?2?脾?4890?21.44%??3?肾?1199?15.47%?3?肾?3144?13.78%??4?心?905?11.67%?4?心?3039?13.32%??5?肺?574?7.40%?5?肺?2555?11.20%??6?胃?499?6.44%?6?胃?2146?9.41%??7?膀胱?264?3.41%?7?胆?670?2.94%??8?三焦?219?2.83%?8?膀胱?510?2.24%??9?胆?206?2.66%?9?三焦?279?1.22%??10?心包?138?1.78%?10?大肠?267?1.17%??11?大肠?62?0.80%?11?心包?155?0.68%??12?小肠?50?0.64%?12?小肠?155?0.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莹;戴丽冰;;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年32期

2 孙敏;刘峰林;任远;;原发性痛经的现代医学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07期

3 高冬;;痛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年09期

4 杨晓琳;;李勇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总结[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33期

5 郑冬雪;刘新敏;黄飞剑;仝小林;;试用脏腑风湿理论探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J];北京中医药;2019年02期

6 王昕;;隔药灸治疗中重度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年07期

7 刘文琪;;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疗效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9年16期

8 刘惠;;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年27期

9 张丹丹;;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年23期

10 梁如碧;;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桂材;基于数据挖掘对岭南罗氏妇科两代传承人治疗原发性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申治富;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调节中枢-靶器官联动响应的特征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李晓楫;基于时间针灸学理论的艾灸择期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施瑞泓(Shih,Jui-Hung);当归芍药散加味配合柔筋祛痛膏穴位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马青;温经化瘀止痛法调控T细胞亚群分化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以及原发性痛经现代文献用药规律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杨静宜;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张威达;温经汤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滞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熊瑾;得气、心理因素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钟素珊;耳穴贴压治疗香港运动员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刘秀美;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娟花;温针灸治疗气滞血淤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高晓欢;加味益母胜金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杨姣;527例原发性痛经中医综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马文文;温经汤加味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孟迎迎;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分布的现代文献研究及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分布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刘建新;“从阳引阴”推拿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张娜;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张维忱;优势技术组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阎晓君;王氏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脾虚寒湿型)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宋蓉杰;痛经方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72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72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