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神经变性病与非神经变性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价、睡眠障碍类型及中医证候分布之间的差异性;探讨AD、PD等神经变性病患者的睡眠障碍类型与其中医证候分布之间的相关性,归纳AD、PD睡眠障碍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为AD、PD的早期诊断及AD、PD睡眠障碍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及卫生部北京医院门诊的患者,共纳入169例受试者,年龄在42岁~90岁之间,其中AD组60例,PD组45例,正常对照(NC)组64例,对三组受试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要素调查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价,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169例受试者中,男性共77例(45.56%),女性共92例(54.44%);所有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6.78±10.35)岁,最大年龄为90岁,最小年龄为42岁。以疾病分组,169例受试者中包含AD患者60例(35.50%)、PD患者45例(26.63%)及常人对照64例(37.87%);以睡眠障碍程度分组,169例受试者中包含无睡眠障碍者84例(49.70%)、轻度睡眠障碍者58例(34.32%)及重度睡眠障碍者27例(19.58%)。1.神经变性病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比较不同疾病组间的睡眠障碍程度差异,AD、PD及NC组三组间睡眠障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4)。AD组的睡眠障碍程度显著低于PD组(P=0.001)及NC组(P=0.038)。比较不同疾病组间的睡眠障碍类型差异,AD组受试者较PD组(P=0.000)及NC组(P=0.001)受试者入睡困难程度低;AD组受试者较PD组(P=0.008)及NC组(P=0.000)受试者白天功能紊乱程度高;AD组受试者较PD组(P=0.001)及NC组(P=0.002)受试者打鼾严重程度高;AD组受试者较PD组(P=0.025)及NC组(P=0.014)受试者昼夜节律紊乱程度高;AD组受试者较PD组(P=0.001)及NC组(P=0.000)受试者容易出现夜间不能辨认方向或混乱状态;AD组受试者较NC组受试者梦呓出现频率高(P=0.002);PD组受试者较AD组(P=0.005)及NC组(P=0.001)受试者夜间腿部抽动及痉挛出现频率高。2.神经变性病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比较不同疾病组间的中医证候分布,AD组、PD组及NC组三组间气虚证(P=0.037)、阴虚证(P=0.022)、髓减证(P=0.000)、火毒证(P=0.004)、痰浊证(P=0.000)及肝风证(P=0.000)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AD组痰浊积分明显高于PD组(P=0.000)及NC组(P=0.000);AD组火毒积分明显高于PD组(P=0.000)及NC组(P=0.000);PD组阴虚积分明显高于AD组(P=0.000)及NC组(P=0.000);PD组肝风积分明显高于AD组(P=0.000)及NC组(P=0.000);PD组血瘀积分显著低于NC组(P=0.023);NC组气虚积分明显低于AD组(P=0.011)及PD组(P=0.002);NC组髓减积分明显低于AD组(P=0.000)及PD组(P=0.003)。3.睡眠障碍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比较不同睡眠障碍程度组间的中医证候要素积分差异,无睡眠障碍组、轻度睡眠障碍组及重度睡眠障碍组三组间肾虚(P=0.002)、气虚(P=0.001)、血虚(P=0.000)及阴虚(P=0.016)的证候要素积分有显著性差异。无睡眠障碍组肾虚积分显著低于轻度睡眠障碍组(P=0.008)和重度睡眠障碍组(P=0.000),轻度睡眠障碍组肾虚积分显著低于重度度睡眠障碍组(P=0.004);无睡眠障碍组气虚积分显著低于轻度睡眠障碍组(P=0.002)和重度睡眠障碍组(P=0.001);无睡眠障碍组血虚积分显著低于轻度睡眠障碍组(P=0.000)和重度睡眠障碍组(P=0.000);重度睡眠障碍组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00)和轻度睡眠障碍组(P=0.003)。4.神经变性病与焦虑、抑郁程度的关系:比较不同疾病组间的焦虑程度差异,PD组受试者焦虑程度显著高于NC组(P=0.000)与AD组(P=0.000),AD组受试者焦虑程度显著低于NC组(P=0.000);比较不同疾病组间的抑郁程度差异,PD组受试者抑郁程度显著高于NC组(P=0.000)与AD组(P=0.000)。5.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程度的关系:比较不同睡眠障碍程度组间的焦虑程度差异,无焦虑组的睡眠障碍程度显著低于轻度焦虑组(P=0.000)和中度焦虑组(P=0.000);比较不同睡眠障碍程度组间的抑郁程度差异,无抑郁组的睡眠障碍程度显著低于轻度抑郁组(P=0.000)和中度抑郁组(P=0.000)。结论:1.神经变性病与睡眠障碍的关系:AD组受试者较PD、NC组受试者容易入睡、容易出现SAS(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容易出现昼夜节律紊乱及夜间混乱状态;AD组受试者较NC组受试者容易出现梦呓;PD组受试者较AD、NC组受试者容易出现RLS(不宁腿综合征);2.神经变性病与中医证候的关系:AD组受试者多见痰浊证及火毒证;PD组受试者多见阴虚证及肝风证;诊断有AD或PD等神经变性病的患者较NC组受试者多见气虚证及髓减证;PD组受试者较常人罕见血瘀证;AD组受试者常见的不寐证型推测多为痰热扰心及心火亢盛证,PD组受试者常见的不寐证型推测多为心脾阴血亏虚证;3.睡眠障碍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不分疾病种类,肾虚、气虚或阴血亏虚的受试者均容易出现睡眠障碍;4.神经变性病与焦虑、抑郁程度的关系:PD组受试者较NC、AD组受试者焦虑、抑郁,AD组受试者相对NC组受试者较不焦虑;5.睡眠障碍程度与焦虑、抑郁程度的关系:焦虑、抑郁影响睡眠质量。
【学位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7.7
【文章目录】: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痴呆与颤证的中医学源流、病因病机与辨证施治
综述二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
综述三 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人口学统计资料
2 睡眠质量统计资料
3 中医证候统计资料
4 认知功能统计资料
5 焦虑程度与抑郁程度统计资料
6 各统计资料与疾病分组和睡眠障碍分组之间的关系
7 各统计资料之间的相关性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神经变性病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3 神经变性病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4 睡眠障碍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5 神经变性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6 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7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立民;;心血管疾病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J];医疗装备;2017年07期
2 余汉荣;吴彬浩;温振华;;风湿性疾病中医证候量表条目筛选[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13期
3 杨宗纯;谢鸣;;基于肝郁证研究对中医证候现代内涵探查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07期
4 罗瑞静;何建成;;基于中医智能化问诊系统的皮肤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智能化系统的开发思路[J];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07期
5 胡晓平;刘惠敏;李立平;;辨证施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2年05期
6 杨元宵;李昌煜;;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年01期
7 陈雷;;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个体评价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7期
8 李海霞;王阶;;中医证候层次探析[J];中医杂志;2006年02期
9 赵国求;中医证候实质与阴阳平衡[J];武钢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赵国求;中医证候实质与阴阳平衡[J];辽宁中医杂志;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炀晖;基于临床病理特征、中医证候的IgA肾病预后模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邢雁伟;辨证与辨病结合的清热、活血、益气药抑制心脏早搏的电生理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潘毅;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常见证型计量诊断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牛亚利;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候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余学庆;基于智能计算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陈淑慧;分类方法在中医辨证诊断应用中的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冯丽;血液病患者社会心理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施学忠;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统计建模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9 师宁;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冉川莲;中医药多维评价疗效分析方法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欣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平;透析患者血清klotho蛋白、FGF23与钙磷代谢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李红琼;基于名义群体法建立疲劳性亚健康的判定及中医证候辨识标准[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李灵生;COPD合并PH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及解毒祛瘀方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汪国梁;不同年龄阶层baPWV、ABI、FMD及中医证候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闫君梅;中晚期NSCLC患者EGFR-TKIs靶向治疗后中医证候及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丁斯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量表的研制与考核[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张毅;基于数据挖掘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候及用药特点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9 肖玉琼;成都地区中医医院不同年龄阶段心衰患者中医证候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王艳娜;基于现代文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候和中药用药规律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
2872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7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