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隔姜灸结合电针在难治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14 01:27
   目的:探究隔姜灸结合电针在难治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难治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各42例,分别给予电针治疗及隔姜灸结合电针治疗,1次/d,1周为1个疗程,2疗程间隔2 d,连续治疗6周。(1)统计并比较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面瘫部位等;(2)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评估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3)治疗6周后比较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4)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并比较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5)统计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面瘫部位等方面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具有明显可比性;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H-B分级为Ⅰ级患者比例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6周后隔姜灸结合电针组H-B分级为Ⅱ级患者比例显著升高,H-B分级为Ⅲ、Ⅳ、Ⅴ级患者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电针组比较,治疗6周后隔姜灸结合电针组H-B分级为Ⅰ、Ⅱ级患者比例显著升高,Ⅲ、Ⅳ级患者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面部表情、口角歪斜、眼裂闭合、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等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组比较,治疗6周后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面部表情、口角歪斜、眼裂闭合、额纹消失等症状、体征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后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电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81%,隔姜灸结合电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电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血浆IgG、IgM及IgA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6周后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血浆IgG、IgM及IgA含量较电针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电针组及隔姜灸结合电针组患者于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1.隔姜灸结合电针治疗难治性面瘫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电针疗法;2.隔姜灸结合电针治疗难治性面瘫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电针疗法单用;3.隔姜灸结合电针治疗难治性面瘫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异常升高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恢复患者体液免疫,疗效优于电针疗法单用;4.隔姜灸结合电针疗法对难治性面瘫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学位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难治性面瘫的中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永珍;;致敏家兔皮试反应强度和血浆皮质酮含量以及电针对其作用的子午时辰差异[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89年03期

2 翁明;廖海清;;电针治疗老年性失眠疗效量表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7年05期

3 叶晓春;邵水金;国海东;韩小晶;刘玉璞;陆萍萍;;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年06期

4 石杰;秦黎虹;刘振;顾光;潘宾;汪德龙;黄日龙;;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5 朱雪萍;程井军;吴其恺;;电针丰隆穴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6 金建明;严伟;殷建权;;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肥大性脊椎炎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7 陈跃华;陈兴奎;尹小君;施茵;;电针与益生菌合用黛力新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05期

8 邹燃;张红星;张唐法;徐芸;;不同频率电针与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3期

9 李同军;于志国;;推拿与电针相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8年02期

10 刘洪泽;;针刀与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对比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杰;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修复及远隔损害的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焦爽;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脑神经细胞结构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杜若桑;电针缓解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随机对照试验[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4 黄康柏;脑缺血后STAT信号转导系统的调控及电针干预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萨沙;电针对APOE~(-/-)小鼠脂代谢紊乱的调整作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王颖;不同频率电针调控GSK-3β对AD大鼠脑内Aβ及突触形态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郝青;电针干扰大鼠慢性心肌缺血的生物标志物探索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裴丽霞;基于5-HT信号系统探讨电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9 王睿;电针控瘤效应的miR-409-5p靶向抑制TGF-β1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胡月梅;电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悦;隔姜灸结合电针在难治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张佳怡;不同电针介入时机对模型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Foxol、Myostatin、Myod表达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赵江豪;“通督启神”法不同电针对APP/PS1小鼠海马HMGB1和IL-10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王慧娴;电针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术后恢复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毛玮;电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尹莹;电针加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7 孔珉晶;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赵兰风;电针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石杰;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崔启生;电针与假电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2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82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