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糖尿病微血管症中医用药规律

发布时间:2020-11-15 06:49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论治类文献处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探讨三种并发症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提取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2008年1月-2018年1月有关中医药治疗DR、DKD、DPN符合标准的文献,将中药名称及性味归经依据《中药大辞典》标准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V2.5)的“方剂管理”模块,建立三种并发症各自处方数据库,统计三种并发症所有药物及其频数分布;其次按照齐普夫定律对高频词、低频词的界分公式计算三种并发症各自高频药物,并在excel表格中建立高频中药数据库,统计高频药物的归类、四气、五味、归经,将其出现赋值为1,不出现赋值为0,然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运用关联规则分析三种并发症常见药物组合,并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挖掘三种并发症的新方。结果:1.高频药物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DR文献180篇,涉及155味药物,高频药物有黄芪、枸杞等40味。DKD文献350篇,涉及217味药物,高频药物有黄芪、茯苓等66味。DPN文献315篇,共涉及205味药物,高频药物有黄芪、当归等57味。2.性味归经结果:DR、DKD、DPN三种并发症四气均以寒、温、平性使用最多,五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归经均以肝、脾经为主。3.高频中药组合挖掘结果:高频中药组合挖掘结果:DR挖掘出(黄芪、生地)等9个高频组合,DKD挖掘出(黄芪、山药)等17个高频组合,DPN挖掘出(红花、川芎)等25个高频组合,三病共同高频组合有(丹参、黄芪)等4个。4.新方挖掘结果:DR挖掘出新方3个,DKD挖掘出新方4个,DPN挖掘出新方6个。结论:1.DR、DKD、DPN三种并发症核心病机均以正虚为本,痰瘀互结聚集脉络为标,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候,且本病发展呈现因虚及实、虚证益甚的演变规律。2.DR、DKD、DPN三种并发症发病与肝、脾密切相关。3.DR、DKD、DPN三种并发症临床用药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凉血药为主。
【学位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
【部分图文】:

频次分布,中药,药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频次前十位中药,2b示糖尿病肾病频次前十位中药,2c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频次前十位中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情况,药物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用药规律齐普夫定律公式计算 N=12.381,取药物频次不小于 12 次的中药,高频药R、DKD 以及 DPN 药物频次前十位的中药如图 2 所示,高频药物排序表见表 1、图 2a 示:治疗 DR 所有中药中,高频药物为“黄芪、牡丹皮、杞子、丹参、三七、熟地、山药”等;表 1、图 2b 示:治疗 DKD 的所有药物是“黄芪、茯苓、山药、丹参、山茱萸、生地、大黄、泽泻、当归 2c 示:治疗 DPN 所有中药中,高频药物是“黄芪、地龙、牛膝、川芎、红花、丹参、赤芍、当归”等。.2 归类分布

糖尿病肾病,中药,情况,药物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用药规律齐普夫定律公式计算 N=12.381,取药物频次不小于 12 次的中药,高频药R、DKD 以及 DPN 药物频次前十位的中药如图 2 所示,高频药物排序表见表 1、图 2a 示:治疗 DR 所有中药中,高频药物为“黄芪、牡丹皮、杞子、丹参、三七、熟地、山药”等;表 1、图 2b 示:治疗 DKD 的所有药物是“黄芪、茯苓、山药、丹参、山茱萸、生地、大黄、泽泻、当归 2c 示:治疗 DPN 所有中药中,高频药物是“黄芪、地龙、牛膝、川芎、红花、丹参、赤芍、当归”等。.2 归类分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婷;何赛群;王瑞雪;石颖;;李斯文教授治疗肠癌用药规律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9年11期

2 王彤瑞;高天舒;;古代治瘿方剂用药规律探究及古今用药异同初探[J];中医药导报;2017年07期

3 袁宇楠;;《中医方剂大辞典》消渴病用药规律挖掘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年10期

4 其合力嘎;奥·乌力吉;;冠心病蒙医分型用药规律研究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5 张永洛;;《傅青主女科》治法与用药规律浅析[J];山西中医;1987年04期

6 张洁,周兴魁;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的使用规律[J];中国妇幼保健;1988年04期

7 黄星;颜正华;;从《普济方》探讨美容方的用药规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8 李馥蓉;;谈崩漏用药[J];陕西中医函授;1988年06期

9 毕可恩;;小儿湿热感冒特点及用药规律[J];河北中医;1989年01期

10 汪宗俊;周德;;简介《彝药志》[J];中成药;198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剑辉;不同地域扶阳医家的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黄剑辉(Wong Kim Fai);不同地域扶阳医家的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更藏加;基于文献整理和数据挖掘的藏医治疗HAPC用药规律及多血康胶囊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袁亮;中医祛腐生肌法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机理及用药规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5 陈守强;丁书文教授用药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张廷坚;肝硬化中医证候及临床用药相关文献之计量学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朱俊楠;《清宫代茶饮精华》用药规律及中药代茶饮现代应用初步调查[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

8 金智慧;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陈志泰;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用药规律的中医文献研究及导师李坤寅教授治验总结[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叶润英;基于关联规则对王小云教授中医治疗妇科痛证的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宏霞;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李妍怡教授治疗偏头痛用药规律[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达德丽;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糖尿病微血管症中医用药规律[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李佳;基于数据挖掘的噎膈病病因病机及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刘明明;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李勇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李发臻;林慧娟老中医诊治心衰的经验及用药规律挖掘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王佳宁;基于临床证据的中药复方口服治疗失眠症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刘雪洁;中医药治疗胃癌用药规律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宋文才;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宜瑞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用药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苑伯菲;宋立群教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药规律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迟芳兵;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潘敏求教授治疗肺癌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4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84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