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电针刺治疗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图文】:
研究共纳入186例患者,其中167例患者完成了研究,见图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巴氏指数、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Charlson合并症指数、手术时长以及麻醉时长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所有患者均无缺氧、喉痉挛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良好可比性。2.2 术后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刚;;电针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J];中国疗养医学;2009年02期
2 苏玉芳;刘欢;郭雨霞;杜治国;;中医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年32期
3 刘进;姚杰;卢静;谢学军;;针刺治疗干眼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9年01期
4 曲立哲;赵宏程;沈韩雄;严赟;马思杰;王开强;;单穴针刺与多穴针刺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0年02期
5 钟林晓;;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年01期
6 杜树辉;;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年06期
7 林智玲;杨卫远;林寿斌;丁江浩;;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瘫[J];新疆中医药;2020年01期
8 张勇强;;针刺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年10期
9 李柠岑;李明月;李牧洋;卓雪茂;陈勇;王婷婷;邢立莹;王美娟;单凯;公一囡;陈泽林;陈波;郭义;;外泌体是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J];世界中医药;2020年07期
10 曹燕;吴君怡;蔡丽;张晓艳;徐世芬;;针刺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诺;针刺对脑功能影响的数据采集与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2 于建春;衰老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针刺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0年
3 蔡昭莲;针刺长强穴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效应机制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王婧;针刺安全理论探源及框架构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白丽君;针刺持续性神经响应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欧志光;灵龟八法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疗效及血糖、血脂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赵海军;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血管单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王京京;针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9 袁媛;针刺治疗儿童神经性耳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10 王东岩;针刺对急性脑损伤与神经元可塑性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俐玲(Chua Li Ling Aileen);消髓化核汤结合针刺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徐群群;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刘瑜;不同针刺频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王轩;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律变异性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牛茜茜;针刺左侧大包穴对健康青年男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陈雪莹;针刺左侧支正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王丹;午时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王鹏;针刺照海穴对健康人脑电地形图变化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程金莲;针刺对不同应激源所致免疫功能失调影响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曾宪容;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预试验报告[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85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8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