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名医类案》心身疾病诊疗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21:51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续名医类案》中有关心身疾病医案的收集和整理,总结和归纳古代医家对心身疾病的诊疗经验,让古代医家的心身疾病的诊疗规律能更好地指导当代的医疗实践。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续名医类案》中心身疾病的医案进行初步的筛查工作,并将所纳入的医案参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6]、《中医外科学》[7]、《中医妇科学》[8]、《中医儿科学》[9]、《中医眼科学》[10]、《中医耳鼻咽喉学》[11]对疾病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对医案中涉及的性别,脉象和治疗用药进行规范化处理,进一步采用频数分析法和黄金分割法等统计学方法来探讨心身疾病的发病和治疗用药的规律,并对案例数目较少的病种进行个案分析。结论笔者通过对该书的整理和研究发现:在《续名医类案》中心身疾病的医案共有576例,涉及至少116个病种;心身疾病发病率较高,其中内科病所占的比重最高,儿科和五官口腔科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在内科中发病较高的主要有气...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例心理因素致病医案总体分布
图 2 单一情志因素致病医案总体分布从图 1 可以看出,心身疾病的医案,以情志因素致病的医案数目的“禀性”及其它的因素也对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占病因总频数的 83%,高于黄金分割率 61.8%,故可以认为在心身素是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从图 2 可以看出,在单一情志因素的致病因素医案最多,说明怒是最容易引起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因.1.2 性别根据所摘录的医案,对患者的性别进行统计,尽管有的医案在性很清楚,但根据整个医案的描述及记录,不难发现有以下几个情况已明确说明:如“一男子”“一妇人”等;2、姓名前冠以官职或确定为男性,如“唐太守”“陈进士”等;3、根据特殊病症描述男性,如:“睾丸肿胀”等,具体情况如图 3 所示:
心身疾病医案男女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脉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地位与作用[J]. 吕游.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96)
[2]心身相关障碍的分类与处置[J]. 刘晓云,胡嘉滢,吴爱勤,袁勇贵. 实用老年医学. 2017(10)
[3]从《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咳嗽篇理解《皇帝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J]. 马力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62)
[4]《续名医类案》中郁证医案浅析[J]. 陈卓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5]正续《名医类案》中运气七篇相关理论应用举隅[J]. 石舒尹,高旸,薛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12)
[6]《续名医类案》辨治郁证的特点[J]. 吴振宇,秦玉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6)
[7]《续名医类案》中惊悸案例分析[J]. 刘金凤. 西部中医药. 2015(02)
[8]《续名医类案》中黄疸医案浅析[J]. 滕飞.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04)
[9]基于KDD技术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从肾论治医案的系统研究[J]. 戴俭宇,郑洪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07)
[10]《续名医类案》刺络放血疗法浅析[J]. 吴名,靳冬,王再岭. 针灸临床杂志. 2012(12)
博士论文
[1]《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泄泻案的用药、组方及证治特点研究[D]. 王皓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2]脾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研究[D]. 章莹.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三部《名医类案》中柴胡汤类方的应用规律研究[D]. 王瑞婷.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痹症医案的研究[D]. 陈裕文.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898285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例心理因素致病医案总体分布
图 2 单一情志因素致病医案总体分布从图 1 可以看出,心身疾病的医案,以情志因素致病的医案数目的“禀性”及其它的因素也对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占病因总频数的 83%,高于黄金分割率 61.8%,故可以认为在心身素是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从图 2 可以看出,在单一情志因素的致病因素医案最多,说明怒是最容易引起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因.1.2 性别根据所摘录的医案,对患者的性别进行统计,尽管有的医案在性很清楚,但根据整个医案的描述及记录,不难发现有以下几个情况已明确说明:如“一男子”“一妇人”等;2、姓名前冠以官职或确定为男性,如“唐太守”“陈进士”等;3、根据特殊病症描述男性,如:“睾丸肿胀”等,具体情况如图 3 所示:
心身疾病医案男女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脉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地位与作用[J]. 吕游.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96)
[2]心身相关障碍的分类与处置[J]. 刘晓云,胡嘉滢,吴爱勤,袁勇贵. 实用老年医学. 2017(10)
[3]从《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咳嗽篇理解《皇帝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J]. 马力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62)
[4]《续名医类案》中郁证医案浅析[J]. 陈卓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5]正续《名医类案》中运气七篇相关理论应用举隅[J]. 石舒尹,高旸,薛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12)
[6]《续名医类案》辨治郁证的特点[J]. 吴振宇,秦玉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6)
[7]《续名医类案》中惊悸案例分析[J]. 刘金凤. 西部中医药. 2015(02)
[8]《续名医类案》中黄疸医案浅析[J]. 滕飞.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04)
[9]基于KDD技术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从肾论治医案的系统研究[J]. 戴俭宇,郑洪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07)
[10]《续名医类案》刺络放血疗法浅析[J]. 吴名,靳冬,王再岭. 针灸临床杂志. 2012(12)
博士论文
[1]《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泄泻案的用药、组方及证治特点研究[D]. 王皓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2]脾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研究[D]. 章莹.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三部《名医类案》中柴胡汤类方的应用规律研究[D]. 王瑞婷.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痹症医案的研究[D]. 陈裕文.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898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982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