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40例

发布时间:2020-12-23 06:44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和对照组(单用通督调神针法),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以风府、大椎、百会、腰阳关、至阳为针刺主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取穴范围为肩髃、天井、三阳络、外关、阴陵泉、悬钟附近的热敏点,灸至热敏现象消失。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肢体痉挛程度,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定脑卒中后残疾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评定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程度。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MAS分级逐渐改善,MBI评分逐渐升高,改良Rankin、NIHS... 

【文章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2.1.2 对照组
    2.2 疗效判定
        2.2.1 肢体痉挛程度评定
        2.2.2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2.2.3 脑卒中后残疾程度评定
        2.2.4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2.2.5 临床痉挛程度的评定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MAS分级比较
    3.2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MBI、改良Rankin、NIHSS和CSI评分比较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腧穴热敏化客观化指标初探[J]. 刘玲,杨雪丽,黄文婷,闵嘉慧,谢晓龙.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24)
[2]2015年“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及提纲[J].   疾病监测. 2015(10)
[3]艾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41例临床观察[J]. 齐江敏,张天生,郝重耀.  中医临床研究. 2015(12)

硕士论文
[1]新Bobath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D]. 熊吻.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2]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研究[D]. 王涛.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33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33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3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