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电针不同介入时机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Myod、CDK4和P57蛋白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8 21:51
  研究背景有着80%发病率的腰痛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其致病因素多、病理机制复杂,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研究的重点。现代研究发现,维持腰椎稳定的多裂肌功能、结构的异常改变与腰痛密切相关。多裂肌是一组位于脊柱深层最内侧,附着于棘突、椎板和横突之间的椎旁肌群。其在腰部较为发达,肌纤维含量丰富,并且相较其他椎旁肌更粗更短,此外,腰多裂肌也是脊柱旁附着面积最大的椎旁肌群,这种特有的解剖结构致使多裂肌能够产生强大的收缩力,从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当腰多裂肌损伤、萎缩时,其稳定脊柱的作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造成腰部椎间小关节活动紊乱、周围韧带及椎间盘损伤等各种问题的出现,从而引起疼痛。研究目的与意义针刺治疗作为我国传统疗法的代表,具有舒经通络、调气和血、解痉止痛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骨骼肌损伤引起的腰痛类病症。有关针刺治疗的作用机理已被国内外临床工作者不断的证实和更新,但至今有关针刺介入时机的研究尚不多,结论亦存在差异,但皆提示了不同介入时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针刺的临床疗效。课题组前期研究已发现,电针委中穴和肾俞穴能提高Pax-7、IGF-1等生肌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加快损伤多裂肌的修复。本...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针不同介入时机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Myod、CDK4和P57蛋白表达的影响


图1各组大鼠Myod和P57蛋白表达的对比图示??:K:Z1:1(Ml:1:

对比图,电针,免疫反应,大鼠


型3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电针组对比,电针2组高于电针3组??(P<0.?05),电针2组有高于电针1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图2、附图2。??表2各组大鼠CDK4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比较(:土S)??分组?鼠数/只?CDK4??K?6?0.0031?±0.0005??Ml?6?0.0092±0.0013??M2?6?0.0091?±0.0033??M3?6??.?0119±0.0015??Z1?6?0.0143±0.0085??Z2?6?0.0190±0.0059??Z3?6?0.0134±0.0028??CDK4??0.0300?r??0.0250?-?t????0.0200?-?■[?##“A??^?m*?I?m??0.0150?-?##??3?i?ill.Li??K?Ml?M2?M3?Z1?Z2?Z3??图2各组大鼠CDK4免疫反应物阳性的对比图示??注:K:空白对照组Z1:电针1组(即刻电针)Ml:模型1组(即刻固定)Z2:电针2组(24h电针)??M2:模型2组(24h固定)Z3.?电针3组(48h电针)M3:模型3组(48h固定)。与空白组比较,°P??<0.?05,MP<0.?01;与模型组比较,卞<〇.〇5,?“PCO.Ol;与电针1组比较,DP<0.05,与电针2??组比较,°P<〇.?05,与电针3组比较,AP<0.?05。??3讨论??腰痛又称“腰脊痛”

蛋白电泳,电针,条带


螅停?铮洹ⅲ茫模耍春停校担吠素?В北泶锏挠跋欤崳?附录??附图1??K?M3?M2?Ml?Z?3?Z?2?Z?1??My〇d?—^?一響???|3-actin?42?kDa??图1各组Myod、P57和p-actin蛋白电泳条带图??注:K:空白对照组Ml:模型1组(即刻固定)M2:模型2组(24h固定)M3:模型3组(48h固定)??Z1:电针1组(即刻电针)Z2:电针2组(24h电针)Z3:电针3组(48h电针)。??4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蒙法配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 李晶晶,林国华,陈世云,秦烨,周鹏,林诗雨,裴文娅.  上海针灸杂志. 2019(03)
[2]子午流注开穴法联合中药对经前期综合征内分泌系统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 梁洁莎,李永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8)
[3]针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介入时机的临床观察[J]. 王韵,余晓阳.  中国针灸. 2019(03)
[4]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J]. 黄文姬.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5]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J]. 胡佳慧,方依依,鲁海,张春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8(11)
[6]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联合口服特非那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 张文理,陈晓宇,刘盛林,樊金焱,李静,王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8(05)
[7]多时间点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IGF1R和IGFBP3的表达[J]. 卢宗孝,晏珺,于雪,陈冬荔,邹德辉,陈玉佩,许玥,张佳怡,白玉琢,张莉,霍则军.  世界中医药. 2018(04)
[8]不同留针时间浮刺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J]. 曾慧玲,崔晓,史骏超,黄春水,赵青.  上海针灸杂志. 2018(05)
[9]电针“委中”在大鼠腰多裂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对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的影响[J]. 晏珺,卢宗孝,于雪,陈冬荔,张佳怡,许玥,邹德辉,陈玉佩,白玉琢,张莉,霍则军.  环球中医药. 2018(02)
[10]针刺得气影响因素研究概况[J]. 王培,辛思源,李静,张鹏,吴桂雯,胡尚卿,胡妮娟,赵珉一,孙俊俊,王亚峰,朱江.  中医杂志. 2018(03)

硕士论文
[1]腰三针结合补虚配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D]. 李祺巍.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2]铜在针灸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D]. 郭楠楠.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44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44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0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