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5椎间盘常见突出多相材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旋转手法加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09:49
目的:运用腰椎间盘突出物CT灰度值检测及髓核摘除术后突出物组织的病理检测,从而判断腰L4/5椎间盘突出物性质,分别为胶质、纤维化、骨化性质,利用志愿者非术后CT数据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3个具有完整功能节段的L4/5椎间盘突出常见区域Ⅰ层2区b域的多相材料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L4/5椎间盘突出物材料性质分别在胶质、纤维化、骨化情况下构建模型总节点数及总的单元数差异的不同。同时在3个模型上模拟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法的不同工况的加载力,分析在不同材料性质腰椎模型下椎间盘及腰椎小关节突的位移及应力变化差异,分析坐位旋转复位手法加载力时哪个方向和力度最为安全。方法:收集3名腰椎间盘突出症志愿者的腰椎CT三维重建资料,其突出物在常见区域Ⅰ层2区b域,在突出物CT灰度值检测及病理检测后,分别确定为胶质、纤维化、骨化的材料性质,将非术后腰椎CT三维影像数据,依次导入医学影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逆向工程软件光顺修整,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模型,分别建立腰L4/5椎间盘Ⅰ层2区b域突出胶质性质、纤维化性质、骨化性质材料椎体简易模型,均具有完整脊柱功能,理论验证有效可用。根据文献资料,在各材料性质模型上,...
【文章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HE染色(10x10倍镜)
突出物灰度截点
灰度值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腰椎退变影响拔伸按压手法生物力学作用的有限元研究[J]. 尚永,张人文,莫灼锚,舒新农,陈金凤,周志刚,黄世清,唐树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2]提拉旋转斜扳法操作时腰椎椎间盘应力及应变的有限元研究[J]. 田强,钟侨霖,赵家友,范志勇,郭汝松,吴山,张美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01)
[3]二步加载分步求解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J]. 张人文,莫灼锚,李冬,常敏敏,杨彬彬,唐树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9(01)
[4]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J]. 张启川,雷盛,熊廷伟,舒通胜,廖翠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12)
[5]基于三维有限元技术的腰部模型建立与验证[J]. 钱俊辉,金龙,罗建,徐侥,罗才贵. 四川中医. 2018(11)
[6]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硬膜外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与CT、MRI等影像学区域定位的相关性分析[J]. 叶泳均,粱智维. 中国医学创新. 2018(20)
[7]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体征与CT影像学表现关系分析[J]. 李强,刘祖耀,杨华清,孙凤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08)
[8]斜扳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软组织张力的影响[J]. 刘鲲鹏,吉登军,顾非,黄湧,王成,李亚洲,禹圭泽,宁元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07)
[9]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脊柱结构改变的研究进展[J]. 余进爵,周红海,陆延,苏少亭,梁栋.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10]有限元分析在腰椎手法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王志鹏,张晓刚,赵文韬,赵希云,仝尊. 医用生物力学. 2017(03)
博士论文
[1]腰椎旋转手法对退变腰椎应力和位移的影响[D]. 李丽.南方医科大学 2017
[2]“腰—盆—髋”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有限元分析[D]. 胡华.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斜扳、旋转复位法对常用LDH后路手术后腰椎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 田聪.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
[2]腰椎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腰椎有限元初步探讨[D]. 张慧.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
[3]基于CT图像的人体腰椎有限元模型构建与力学分析[D]. 魏峰.南京理工大学 2015
[4]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区域定位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杨伟铭.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64378
【文章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HE染色(10x10倍镜)
突出物灰度截点
灰度值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腰椎退变影响拔伸按压手法生物力学作用的有限元研究[J]. 尚永,张人文,莫灼锚,舒新农,陈金凤,周志刚,黄世清,唐树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2]提拉旋转斜扳法操作时腰椎椎间盘应力及应变的有限元研究[J]. 田强,钟侨霖,赵家友,范志勇,郭汝松,吴山,张美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01)
[3]二步加载分步求解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J]. 张人文,莫灼锚,李冬,常敏敏,杨彬彬,唐树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9(01)
[4]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J]. 张启川,雷盛,熊廷伟,舒通胜,廖翠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12)
[5]基于三维有限元技术的腰部模型建立与验证[J]. 钱俊辉,金龙,罗建,徐侥,罗才贵. 四川中医. 2018(11)
[6]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硬膜外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与CT、MRI等影像学区域定位的相关性分析[J]. 叶泳均,粱智维. 中国医学创新. 2018(20)
[7]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体征与CT影像学表现关系分析[J]. 李强,刘祖耀,杨华清,孙凤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08)
[8]斜扳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软组织张力的影响[J]. 刘鲲鹏,吉登军,顾非,黄湧,王成,李亚洲,禹圭泽,宁元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07)
[9]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脊柱结构改变的研究进展[J]. 余进爵,周红海,陆延,苏少亭,梁栋.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10]有限元分析在腰椎手法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王志鹏,张晓刚,赵文韬,赵希云,仝尊. 医用生物力学. 2017(03)
博士论文
[1]腰椎旋转手法对退变腰椎应力和位移的影响[D]. 李丽.南方医科大学 2017
[2]“腰—盆—髋”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有限元分析[D]. 胡华.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斜扳、旋转复位法对常用LDH后路手术后腰椎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 田聪.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
[2]腰椎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腰椎有限元初步探讨[D]. 张慧.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
[3]基于CT图像的人体腰椎有限元模型构建与力学分析[D]. 魏峰.南京理工大学 2015
[4]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区域定位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杨伟铭.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64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643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