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耳穴埋豆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1-18 13:37
目的:本研究采用针刺配合耳穴埋豆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呃逆症状积分、肝胃不和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及起效时间和疗程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针刺配合耳穴埋豆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并与西药做对比,以期找到更快速有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方法,减少中风患者因反复呃逆而带来的不利因素,并为针刺配合耳穴埋豆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本研究相关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安徽省针灸医院并纳入的60例肝胃不和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取针刺配合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氯芬片口服治疗。呃逆症状完全消失后停止治疗,但总疗程不超过6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呃逆症状积分表、肝胃不和症候积分表、生活质量评定表的变化及起效时间和疗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两组患者呃逆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呃逆症状积分为2.20±1.92,对照组为3.30±2.14,组间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呃逆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文章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治疗前后呃逆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对比,结果说明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比性。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数据无统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耳穴埋豆可明显缓解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肝和症状,而西药对患者的肝胃不和症状无明显缓解。具体见表 6、图 2。表 6 治疗前后肝胃不和证候积分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liver and stomach disharmony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组别 治疗前x s治疗后x s治疗组 13.37±2.00 9.43±1.89#对照组 12.93±2.42 11.97±1.71注: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与治疗组治疗前对比,#P<0.01。
具体见表 7、图 3。表 7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Tab.7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别 治疗组x s对照组x st P疗前饮食精神睡眠2.77±0.732.37±0.762.83±0.702.70±0.792.63±0.672.97±0.720.339-1.438-0.7290.7360.1560.469疗后饮食精神睡眠4.27±0.74#4.23±0.73Ο4.10±0.763.73±0.833.83±0.704.23±0.732.6322.171-0.6940.0110.0340.490: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与对照组治疗后饮食评分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精神评分比较,Ο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奥美拉唑在预防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应用[J]. 祁鹏.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94)
[2]埋线治疗中风后呃逆的远期疗效观察[J]. 邓慧明,哈力克江·图尔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09)
[3]刺络放血、针刺联合平胃散综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 陈桂珠,周松晶,刘朝晖,蔡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7)
[4]头针结合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55例临床观察[J]. 董建萍,陈立发. 黑龙江中医药. 2018(04)
[5]1例巴氯芬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顽固性呃逆病例的药学监护[J]. 梁宝方,苏建伟,褚燕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05)
[6]“调神和胃”针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 齐建华,李兴山,韩宝杰,王元.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2)
[7]石学敏调神降逆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理论探析[J]. 李文博,许军峰. 湖南中医杂志. 2017(12)
[8]中风后呃逆病机探讨[J]. 张树泉,刘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9)
[9]穴位按摩对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的影响[J]. 苏清芳.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02)
[10]穴位隔姜灸联合中药贴敷治疗中风后呃逆31例[J]. 孙世伟,陆岸英. 广西中医药. 2017(01)
博士论文
[1]耳针疗法与耳—迷走—内脏反射[D]. 高昕妍.中国中医研究院 2005
硕士论文
[1]项针结合攒竹穴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观察[D]. 王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
[2]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观察[D]. 齐宝云.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镇静安神法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D]. 黄玉婷.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
[4]呼吸泻法为主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D]. 曹艳辉.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
[5]交叉电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观察[D]. 刘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
[6]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呃逆症的临床研究[D]. 彭壮.河南中医学院 2015
本文编号:2985044
【文章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治疗前后呃逆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对比,结果说明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比性。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数据无统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耳穴埋豆可明显缓解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肝和症状,而西药对患者的肝胃不和症状无明显缓解。具体见表 6、图 2。表 6 治疗前后肝胃不和证候积分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liver and stomach disharmony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组别 治疗前x s治疗后x s治疗组 13.37±2.00 9.43±1.89#对照组 12.93±2.42 11.97±1.71注: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与治疗组治疗前对比,#P<0.01。
具体见表 7、图 3。表 7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Tab.7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别 治疗组x s对照组x st P疗前饮食精神睡眠2.77±0.732.37±0.762.83±0.702.70±0.792.63±0.672.97±0.720.339-1.438-0.7290.7360.1560.469疗后饮食精神睡眠4.27±0.74#4.23±0.73Ο4.10±0.763.73±0.833.83±0.704.23±0.732.6322.171-0.6940.0110.0340.490: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与对照组治疗后饮食评分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精神评分比较,Ο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奥美拉唑在预防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应用[J]. 祁鹏.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94)
[2]埋线治疗中风后呃逆的远期疗效观察[J]. 邓慧明,哈力克江·图尔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09)
[3]刺络放血、针刺联合平胃散综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 陈桂珠,周松晶,刘朝晖,蔡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7)
[4]头针结合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55例临床观察[J]. 董建萍,陈立发. 黑龙江中医药. 2018(04)
[5]1例巴氯芬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顽固性呃逆病例的药学监护[J]. 梁宝方,苏建伟,褚燕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05)
[6]“调神和胃”针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 齐建华,李兴山,韩宝杰,王元.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2)
[7]石学敏调神降逆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理论探析[J]. 李文博,许军峰. 湖南中医杂志. 2017(12)
[8]中风后呃逆病机探讨[J]. 张树泉,刘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9)
[9]穴位按摩对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的影响[J]. 苏清芳.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02)
[10]穴位隔姜灸联合中药贴敷治疗中风后呃逆31例[J]. 孙世伟,陆岸英. 广西中医药. 2017(01)
博士论文
[1]耳针疗法与耳—迷走—内脏反射[D]. 高昕妍.中国中医研究院 2005
硕士论文
[1]项针结合攒竹穴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观察[D]. 王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
[2]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观察[D]. 齐宝云.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镇静安神法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D]. 黄玉婷.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
[4]呼吸泻法为主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D]. 曹艳辉.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
[5]交叉电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观察[D]. 刘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
[6]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呃逆症的临床研究[D]. 彭壮.河南中医学院 2015
本文编号:2985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850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