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1-19 18:14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火针配合放血疗法与口服泛昔洛韦联合甲钴胺片对比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并对二者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60例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皮肤科门诊的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前3天每日1次,3天后隔日1次,共治疗5次(5次内若皮损已结痂,结痂处则不再行火针,疼痛处继续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每日三次,服用7天。分别于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天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血清免疫球蛋白G(Serum immunoglobulin G,IgG),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疗效评价。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取α=0.05为检验标准,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方面: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症...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分组方法
2 研究对象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脱落和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3.3 人口学基线资料
3.4 疗效指标
3.5 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3.6 统计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本资料统计
2.1 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
2.2 治疗前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比较
2.3 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2.4 治疗前血清IgG值比较
3 研究结果统计
3.1 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比较
3.2 VAS评分比较
3.3 血清Ig G值比较
3.4 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比较
3.5 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带状疱疹病名的认识
2.2 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
2.3 带状疱疹的治疗
2.4 带状疱疹的预后
3 火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依据
3.1 火针的认识
3.2 放血疗法的认识
3.3 火针配合放血疗法联合治疗依据
4 泛昔洛韦联合甲钴胺片选择依据
5 血清IgG选择依据
6 临床疗效结果与分析
6.1 病例完成情况及基线情况分析
6.2 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结果
6.3 止疱、结痂时间结果
6.4 VAS评分结果
6.5 血清Ig G结果
6.6 中医临床疗效结果
7 创新性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火针“反治法”治疗热证[J]. 李亚敏,李鸿涛,金哲峰. 中国针灸. 2019(03)
[2]林国华教授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探讨岭南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机理[J]. 李晶晶,周鹏,秦烨,林诗雨,裴文娅,张英,林国华. 四川中医. 2019(02)
[3]毫火针赞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J]. 胡波. 中国民间疗法. 2019(03)
[4]放血疗法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付桂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0)
[5]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J]. 张恩雨,张玉莲,周军. 湖南中医杂志. 2019(01)
[6]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J]. 王文秀,荣立洋,林国华,张晓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7]常见皮肤病临床诊疗系列之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308例临床体会[J]. 刘刚. 中国民间疗法. 2018(12)
[8]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火针疗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 高存志,肖佳,邵炜军. 四川中医. 2018(11)
[9]火针联合刺络拔罐疗法对神经性皮炎瘙痒程度改善的研究[J]. 姜群群,蔡春霞,丛元元,刘卫兵.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05)
[10]近5年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概况[J]. 郑春爱. 内蒙古中医药. 2018(10)
硕士论文
[1]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杨敏.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凉泻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 苏成红.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7
[3]福建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分析[D]. 陈婷婷.福建医科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87476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分组方法
2 研究对象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脱落和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3.3 人口学基线资料
3.4 疗效指标
3.5 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3.6 统计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本资料统计
2.1 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
2.2 治疗前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比较
2.3 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2.4 治疗前血清IgG值比较
3 研究结果统计
3.1 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比较
3.2 VAS评分比较
3.3 血清Ig G值比较
3.4 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比较
3.5 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带状疱疹病名的认识
2.2 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
2.3 带状疱疹的治疗
2.4 带状疱疹的预后
3 火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依据
3.1 火针的认识
3.2 放血疗法的认识
3.3 火针配合放血疗法联合治疗依据
4 泛昔洛韦联合甲钴胺片选择依据
5 血清IgG选择依据
6 临床疗效结果与分析
6.1 病例完成情况及基线情况分析
6.2 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结果
6.3 止疱、结痂时间结果
6.4 VAS评分结果
6.5 血清Ig G结果
6.6 中医临床疗效结果
7 创新性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火针“反治法”治疗热证[J]. 李亚敏,李鸿涛,金哲峰. 中国针灸. 2019(03)
[2]林国华教授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探讨岭南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机理[J]. 李晶晶,周鹏,秦烨,林诗雨,裴文娅,张英,林国华. 四川中医. 2019(02)
[3]毫火针赞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J]. 胡波. 中国民间疗法. 2019(03)
[4]放血疗法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付桂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0)
[5]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J]. 张恩雨,张玉莲,周军. 湖南中医杂志. 2019(01)
[6]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J]. 王文秀,荣立洋,林国华,张晓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7]常见皮肤病临床诊疗系列之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308例临床体会[J]. 刘刚. 中国民间疗法. 2018(12)
[8]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火针疗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 高存志,肖佳,邵炜军. 四川中医. 2018(11)
[9]火针联合刺络拔罐疗法对神经性皮炎瘙痒程度改善的研究[J]. 姜群群,蔡春霞,丛元元,刘卫兵.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05)
[10]近5年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概况[J]. 郑春爱. 内蒙古中医药. 2018(10)
硕士论文
[1]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杨敏.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凉泻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 苏成红.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7
[3]福建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分析[D]. 陈婷婷.福建医科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87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874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