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百会穴压灸联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1-01-20 20:31
  目的观察百会穴压灸联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压灸组和悬灸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压灸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会压灸,悬灸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悬灸。观察并记录3组治疗前后眩晕程度和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3组治疗前眩晕程度、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眩晕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压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灸组和悬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3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灸组优于针刺组和悬灸组(P<0.05)。结论百会穴压灸联合针刺可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及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文章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2020,39(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2.2 压灸组
    2.3 悬灸组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眩晕程度评价
        3.1.2 血流动力学监测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3组治疗前后眩晕程度比较
        3.3.2 3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3.4 不良反应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刺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6例[J]. 郭凤霞,康进忠.  中医研究. 2020(08)
[2]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效果[J]. 田晓宁.  河南医学研究. 2020(16)
[3]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 刘俊涛,董荣荣,张灵霞.  中医临床研究. 2020(06)
[4]针刺人迎穴配合压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陈欣泽,林卓鹏,李少芳,卢蓬.  上海针灸杂志. 2019(07)
[5]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J]. 李鑫,张润民.  光明中医. 2019(05)
[6]浅谈针刺疗法对神经系统的作用[J]. 李炯镇,田明秀,金美岗.  天津中医药. 2019(01)
[7]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何菊,张怀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06)
[8]面瘫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邓永安,郭家奎,于金栋,王东平,孙熙罡,林翠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12)
[9]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诊治进展[J]. 卓开全,张勇,刘窗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7 (11)
[10]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J]. 张苗,鲁海,张春红,武连仲.  中国中医急症. 2017(11)



本文编号:2989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89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9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