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汤联合腕踝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2-01 00:03
目的:观察败酱汤联合腕踝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慢性盆腔痛的有效治疗方法,并总结导师的经验。方法:收集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患者9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腕踝针组、败酱汤组、败酱汤+腕踝针组。腕踝针组从月经周期第18天开始,开始每日针刺双下1区1次,针刺3次后改隔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败酱汤组从月经周期第18天口服败酱汤,每次1袋,一日2次,连用14天为1疗程;败酱汤+腕踝针组在口服败酱汤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三组均治疗3个疗程。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停药后1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疼痛VAS评分、局部体征评分等,运用统计学分析,观察败酱汤联合腕踝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结果1.三组治疗前在年龄、病程、生育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治疗后三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酱汤+腕踝针组综合疗效优于败酱汤组及腕踝针组。三组中医证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酱汤+腕踝针组中医疗效及局部体征疗效优于败酱汤组及腕踝针组...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伦理学要求的临床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2.1 年龄比较
2.2 病程比较
2.3 生育情况比较
2.4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5 治疗前盆腔疼痛VAS评分比较
2.6 治疗前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2.7 治疗前证候体征积分和比较
3 三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
3.1 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3.2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 治疗后局部体征疗效比较
3.4 治疗后、停药后1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效比较
3.5 治疗后、停药后1 个月盆腔疼痛VAS评分比较
3.6 治疗后、停药后1个月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5 安全性指标
分析与讨论
1 对慢性盆腔痛的认识
2 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病因病机
3 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治则治法依据
4 败酱汤的组方原则及分析
5 选择腕踝针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6 选择从周期第18天作为治疗时间点的依据
7 败酱汤联合腕踝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可能作用机理
8 临床疗效分析
8.1 三组综合疗效分析比较
8.2 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分析
8.3 三组局部体征疗效比较分析
8.4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析
8.5 三组患者盆腔疼痛VAS评分比较分析
8.6 三组患者局部体征评分比较分析
9 不良反应
10 安全性分析
11 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水通道蛋白2、水通道蛋白3、水通道蛋白6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011810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伦理学要求的临床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2.1 年龄比较
2.2 病程比较
2.3 生育情况比较
2.4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5 治疗前盆腔疼痛VAS评分比较
2.6 治疗前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2.7 治疗前证候体征积分和比较
3 三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
3.1 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3.2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 治疗后局部体征疗效比较
3.4 治疗后、停药后1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效比较
3.5 治疗后、停药后1 个月盆腔疼痛VAS评分比较
3.6 治疗后、停药后1个月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5 安全性指标
分析与讨论
1 对慢性盆腔痛的认识
2 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病因病机
3 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治则治法依据
4 败酱汤的组方原则及分析
5 选择腕踝针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6 选择从周期第18天作为治疗时间点的依据
7 败酱汤联合腕踝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可能作用机理
8 临床疗效分析
8.1 三组综合疗效分析比较
8.2 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分析
8.3 三组局部体征疗效比较分析
8.4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析
8.5 三组患者盆腔疼痛VAS评分比较分析
8.6 三组患者局部体征评分比较分析
9 不良反应
10 安全性分析
11 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水通道蛋白2、水通道蛋白3、水通道蛋白6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011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0118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