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患者中医证候、体质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3 08:08
目的:以中医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法分析泰国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病例在中医证候上的分布规律、患者的中医体质及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由此为中医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为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的形成机理,降低复发率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符合西医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中医诊断为痛经患在泰国华富里府癌症医院200例,搜集年龄、痛经情况等基本资料,同时对中医四诊、体质特征建立起信息数据库,借助统计软件来完成统计学处理,总结痛经型患者的证候类型、体质特征和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相关因素:本次调查患者最高年龄段是31-35岁,占总数的35.0%;88.0%的患者饮食不规律,78.0%的患者喜食辛辣;68.5%的患者文化程度本科或大专;55.5%的患者有压力;88.5%的患者睡眠情况较差;72.5%的患者少运动;58.0%的患者情志异常。2月经情况:本次调查43.0%的患者经量为中等;72.0%的患者经色黯红,67.0%的患者经质有血块;45.5%的患者中度痛经;45.0%的患者痛经多在经期第1天;41.5%的患者疼痛性...
【文章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1.3 中医的治疗方法
2 西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2.1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2.2 西医的治疗方法
3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痛经
4 中医体质学说
4.1 中医体质的形成
4.2 中医体质分型
4.3 女性体质特点与发病
4.4 中医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调查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方法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改善
3.3 调查表内容
3.4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基本情况分析
4.2 中医证候分布
4.3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中医证候分布
4.4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的中医体质分布
4.5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讨论与分析
1 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的发病因素的相关分析
1.1 饮食习惯
1.2 睡眠
1.3 运动
1.4 自感压力与情志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中医证候规律的分析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中医体质情况的分析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中医体质与中医证侯相关性
5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J]. 贾云波,杜惠兰,姚颖玉,宫学华. 河北中医. 2016(11)
[2]魏绍斌教授多途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撷菁[J]. 莫冬梅,王增珍,唐英,魏绍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08)
[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J]. 杨秋丽. 新中医. 2016(04)
[4]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调查[J]. 詹瑾,须义贞. 江西中医药. 2016(01)
[5]陈慧侬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浅析[J]. 李卫红,余丽梅,陈爱妮,陈慧侬. 辽宁中医杂志. 2015(11)
[6]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体会[J]. 韩玉芬,赵晓莉,张雪莉. 光明中医. 2015(08)
[7]褚玉霞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经验[J]. 郑娟,王祖龙. 四川中医. 2015(02)
[8]内异痛经方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观察[J]. 魏美霞,赵雪娟. 山西中医. 2014(10)
[9]论体质与证的形成、传变及转归的关系[J]. 郑秦,罗梅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10)
[10]火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 刘巧玲,滕辉,王俊玲,刘昱磊,谢瑛,王双魁. 上海针灸杂志. 2014(08)
本文编号:3047276
【文章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1.3 中医的治疗方法
2 西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2.1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2.2 西医的治疗方法
3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痛经
4 中医体质学说
4.1 中医体质的形成
4.2 中医体质分型
4.3 女性体质特点与发病
4.4 中医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调查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方法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改善
3.3 调查表内容
3.4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基本情况分析
4.2 中医证候分布
4.3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中医证候分布
4.4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的中医体质分布
4.5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讨论与分析
1 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的发病因素的相关分析
1.1 饮食习惯
1.2 睡眠
1.3 运动
1.4 自感压力与情志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中医证候规律的分析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中医体质情况的分析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型中医体质与中医证侯相关性
5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J]. 贾云波,杜惠兰,姚颖玉,宫学华. 河北中医. 2016(11)
[2]魏绍斌教授多途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撷菁[J]. 莫冬梅,王增珍,唐英,魏绍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08)
[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J]. 杨秋丽. 新中医. 2016(04)
[4]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调查[J]. 詹瑾,须义贞. 江西中医药. 2016(01)
[5]陈慧侬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浅析[J]. 李卫红,余丽梅,陈爱妮,陈慧侬. 辽宁中医杂志. 2015(11)
[6]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体会[J]. 韩玉芬,赵晓莉,张雪莉. 光明中医. 2015(08)
[7]褚玉霞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经验[J]. 郑娟,王祖龙. 四川中医. 2015(02)
[8]内异痛经方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观察[J]. 魏美霞,赵雪娟. 山西中医. 2014(10)
[9]论体质与证的形成、传变及转归的关系[J]. 郑秦,罗梅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10)
[10]火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 刘巧玲,滕辉,王俊玲,刘昱磊,谢瑛,王双魁. 上海针灸杂志. 2014(08)
本文编号:3047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0472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