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调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02:53
目的观察“醒脑调腑”针刺法与普通针刺法、口服西药艾司唑仑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本试验中西医诊断、纳入标准的12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组(“醒脑调腑”组)、B组(普通针刺组)和C组(西药组),每组各40例。A组和B组均每日上午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5次,周末休息,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C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1mg,1次/日,每周一至周五睡前服用,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分别对三组患者入组前、治疗4星期后及12周随访进行组间和组内对照评分,并依次评定三种方法治疗本病的综合疗效。结果1.综合疗效:使用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集):疗程结束1月后A组有效率为95.00%(38/40)、B组为92.50%(37/40)、C组87.50%(35/40),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愈显率(痊愈及显效率)较B组和C组有显著提高,A组在降低PSQI值方面与B组...
【文章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和终止试验标准
1.6 脱落病例的处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的估算
2.2 分组方法
2.3 随访
2.4 统计分析内容
2.5 数据处理方法
2.6 课题质量控制
3.治疗方法
3.1 基础治疗
3.2 分组治疗
3.3 课题参与人员
4.观察指标
4.1 一般项目
4.2 生物学指标
4.3 临床指标观察
4.4 疗效评价指标
4.5 安全性评价
4.6 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结果
1.试验完成情况
2.基线情况分析
3.治疗结果
3.1 主要指标
3.2 次要指标
3.3 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比较
3.4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中风后失眠的病因病机分析
2.“醒脑调腑”针刺法立论依据
3.关于本课题针灸方案的确定
3.1 “醒脑调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选穴依据
3.2 普通针刺组方案的选取原则
3.3 关于西药组药物的选择
4.关于本课题评价量表的选择
5.疗效分析
5.1 三组观察病例基线情况比较
5.2 PSQI评分比较分析
5.3 HAMD评分比较分析
5.4 HAMA评分比较分析
5.5 NIHSS评分比较分析
5.6 综合疗效分析
5.7 安全性结果分析
6.本课题中“醒脑调腑”针刺法的优势
7.小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背俞穴埋线治疗产后失眠疗效观察[J]. 左晓林. 现代中医药. 2018(06)
[2]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展[J]. 文浩,杨帆,樊双义. 河北医药. 2018(20)
[3]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观察[J]. 刘芳洁,张国梁,刘海英,唐蕾,王勇兴. 新中医. 2018(09)
[4]骨膜刺法针刺印堂、百会、大椎穴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观察[J]. 董波,陈泽钦,马洁,尹平,李珊珊,徐世芬. 四川中医. 2018(03)
[5]酸枣仁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研究[J]. 孙巧杰. 中医临床研究. 2018(06)
[6]从脾胃论治中风后失眠[J]. 徐秀梅,曾学波.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2)
[7]针刺“腹脑”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可塑性作用机制探讨[J]. 李宝,张立志,樊莉,许能贵. 辽宁中医杂志. 2017(12)
[8]针刺十三鬼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研究[J]. 任云锋,胡雨华.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中风后失眠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汤瑞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04)
[10]王乐亭针灸治疗体系中的脾胃思想[J]. 孙敬青,张涛. 北京中医药. 2017(01)
博士论文
[1]头针治疗失眠的临床及神经生化机制研究[D]. 顧軒庭.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针刺百会五针为主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 桂高飞.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66313
【文章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和终止试验标准
1.6 脱落病例的处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的估算
2.2 分组方法
2.3 随访
2.4 统计分析内容
2.5 数据处理方法
2.6 课题质量控制
3.治疗方法
3.1 基础治疗
3.2 分组治疗
3.3 课题参与人员
4.观察指标
4.1 一般项目
4.2 生物学指标
4.3 临床指标观察
4.4 疗效评价指标
4.5 安全性评价
4.6 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结果
1.试验完成情况
2.基线情况分析
3.治疗结果
3.1 主要指标
3.2 次要指标
3.3 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比较
3.4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中风后失眠的病因病机分析
2.“醒脑调腑”针刺法立论依据
3.关于本课题针灸方案的确定
3.1 “醒脑调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选穴依据
3.2 普通针刺组方案的选取原则
3.3 关于西药组药物的选择
4.关于本课题评价量表的选择
5.疗效分析
5.1 三组观察病例基线情况比较
5.2 PSQI评分比较分析
5.3 HAMD评分比较分析
5.4 HAMA评分比较分析
5.5 NIHSS评分比较分析
5.6 综合疗效分析
5.7 安全性结果分析
6.本课题中“醒脑调腑”针刺法的优势
7.小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背俞穴埋线治疗产后失眠疗效观察[J]. 左晓林. 现代中医药. 2018(06)
[2]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展[J]. 文浩,杨帆,樊双义. 河北医药. 2018(20)
[3]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观察[J]. 刘芳洁,张国梁,刘海英,唐蕾,王勇兴. 新中医. 2018(09)
[4]骨膜刺法针刺印堂、百会、大椎穴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观察[J]. 董波,陈泽钦,马洁,尹平,李珊珊,徐世芬. 四川中医. 2018(03)
[5]酸枣仁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研究[J]. 孙巧杰. 中医临床研究. 2018(06)
[6]从脾胃论治中风后失眠[J]. 徐秀梅,曾学波.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2)
[7]针刺“腹脑”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可塑性作用机制探讨[J]. 李宝,张立志,樊莉,许能贵. 辽宁中医杂志. 2017(12)
[8]针刺十三鬼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研究[J]. 任云锋,胡雨华.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中风后失眠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汤瑞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04)
[10]王乐亭针灸治疗体系中的脾胃思想[J]. 孙敬青,张涛. 北京中医药. 2017(01)
博士论文
[1]头针治疗失眠的临床及神经生化机制研究[D]. 顧軒庭.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针刺百会五针为主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 桂高飞.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66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0663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