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升清健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22:41
  目的:探讨升清健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例。治疗组应用升清健脾固肠方,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的病情变化积分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IBS-SSS评分、患者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腹胀量化评分及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IBS-SSS评分、患者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腹胀量化评分及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治疗组IBS-SSS评分、患者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腹胀量化评分及证候积分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清健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能有效改善患者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程度,减少腹泻次数,临床疗效较马来酸曲美布汀更优。 

【文章来源】:陕西中医. 2020,41(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2 对照组:
    3 疗效评价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 两组患者IBS-SSS各项评分比较
    2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脾疏肝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 张星星,吴坚,裴丽霞,徐艺,叶柏,刘沈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3)
[2]疏肝健脾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及BDNF表达的影响[J]. 钟如帆,黄育生,唐洪梅,刘媛,柴玉娜,熊芬,祝赫,石玉莹.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1)
[3]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 贾玉,杨晋翔,汪正芳,张声生,魏玥.  环球中医药. 2018(07)
[4]郁证发微(三十)——郁证泄泻论[J]. 蒋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01)
[5]疏肝健脾方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大鼠的效应机制[J]. 吴皓萌,敖海清,黄绍刚,郭丽丽,朱艳芳,徐志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1)
[6]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肥大细胞、5-HT通路的影响[J]. 赵鲁卿,张声生,卢小芳,吴震宇,汪正芳,李培彩,王佳佳,常雄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7(08)
[7]沈舒文教授辨治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思路与用药经验[J]. 许永攀.  陕西中医. 2015(07)
[8]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分析[J]. 李晓青,常敏,许东,方秀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08)
[9]国医大师徐景藩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应用的研究[J]. 曹正龙,何镔,潘军,张贵荣,程继明,戴书陈,沈洪,陆为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07)
[10]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型及证候要素的文献研究[J]. 沈淑华,黄宣,吕宾,连建伟,王坤根.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05)

硕士论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名老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研究[D]. 王迪.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083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083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