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Raf-1/MEK-2/ERK-1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7 02:28
  目的:通过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CEG)浊毒内蕴证患者的疗效及Raf-1/MEK-2/ER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CEG浊毒内蕴证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浊毒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0例CEG浊毒内蕴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化浊解毒方,对照组口服阿拉坦五味丸,3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服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镜和病理疗效。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治疗前后胃粘膜Raf-1、MEK-2、ERK-1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胃镜及病理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痊愈17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0.61%,痊愈7例,显... 

【文章来源】: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Raf-1/MEK-2/ERK-1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作用机制研究


图1两组治疗前后胃镜像

基于Raf-1/MEK-2/ERK-1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作用机制研究


图2两组治疗前后病理表现(HE染色,×400)

基于Raf-1/MEK-2/ERK-1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作用机制研究


图3两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粘膜Raf-1蛋白的表达(4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林燕玉,柯晓,方文怡,潘婷颖,高尤亮,胡光宏,黄美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3(12)
[2]阿拉坦五味丸质量标准研究[J]. 陶志国,祁进,刘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09)
[3]黄连碱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张志辉,邓安珺,于金倩,李志宏,吴练秋,王文杰,秦海林.  中国中药杂志. 2013(17)
[4]杜金行教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经验[J]. 黄梅花.  河北中医. 2013(07)
[5]李佃贵教授浊毒证用药经验介绍[J]. 吕金仓,白亚平.  新中医. 2013(05)
[6]三仁汤干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后HSP-70及IL-1β的变化[J]. 张伦,黄紫锋,刘友章,戈焰,罗露露,林传权.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3(02)
[7]苦参碱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J]. 董燕,李银霞,严祥.  山东医药. 2013(09)
[8]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 房静远,刘文忠,李兆申,杜奕奇,纪小龙,戈之铮,李延青,姒健敏,吕农华,吴开春,陈萦晅,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13(01)
[9]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癌前病变相关性研究[J]. 许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12)
[10]万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J]. 李宝华,徐海燕,万斌.  光明中医. 2012(09)

博士论文
[1]广藿香酮及广藿香醇的抗炎、抗真菌活性及药物代谢研究[D]. 黎玉翠.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健脾清化散瘀饮对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CyclinD1、CDK4、P21表达的影响[D]. 陈波.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
[2]加减—贯煎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D]. 廖志远.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
[3]健脾清化散瘀饮对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bFGF、FGFR2表达的影响[D]. 陈清煌.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
[4]健脾清化散瘀饮对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Bax、Bcl-2表达的影响[D]. 赵培琳.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
[5]化浊解毒方对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HGF/c-Met信号通路的影响[D]. 吕静静.河北医科大学 2016
[6]柏树纲教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经验总结[D]. 韩钰.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
[7]健脾清化散瘀饮对脾虚湿热血瘀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P53及PCNA的影响[D]. 王清泉.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5
[8]健脾清化散瘀饮对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IL-8、TNF-α、IL-10的影响[D]. 欧阳洁.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86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086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