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局部脑血氧代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24 11:17
  目的:1.观察头针对脑卒中患者脑局部血氧代谢的影响。2.观察头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3.探讨脑局部血氧代谢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选取62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32),治疗组(n=30)。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和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外,还接受头针治疗,每天一次,共20天。治疗前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MMSE、FIM及Fugl-Meyer评分。对治疗组第一次接受头针时进行fNIRS实时监测。结果:1.Fugl-Meyer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升高不明显。2.FIM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FIM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升高不明显。3.MMSE评分:治疗后对照组MMSE评分未见明显升高,治疗组MMSE评分升高,两组显示显著性差异。4.治疗组患者进行fNIRS实时监测时针刺状态下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量的统计量较静息状态下升高。结论:1.头针能有效促进局部脑血量增加,提高血氧饱和度,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的功能区表现不一致;2.头...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局部脑血氧代谢的影响


治疗组患者针刺前后前额叶近红外光成像图

变化曲线,氧合血红蛋白,针刺,患者


图 4 治疗组患者针刺前后各通道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曲线注:红色曲线代表氧合血红蛋白浓度(oxy-Hb);蓝色曲线代表去氧血红蛋白浓度(deoxy-Hb);绿色曲线代表总血红蛋白浓度(total-Hb)。3.6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头痛、过敏等不良反应,针灸由专业熟练的针灸技师操作,定位准确,并且做到针灸针不重复使用,用前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此外,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轻便小巧,该技术为非介入完全无损,无需注射造影剂及放射性跟踪物,因此无任何副作用,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因此无论是针灸还是近红外光谱仪的使用均有很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近红外光技术观察经穴刺激对脑血氧水平的影响(英文)[J]. 王桂凤,髙木健,水野海腾,角南芳则,郭义,棚桥伸行,西村甲,石田寅夫.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4(02)
[2]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J]. 唐强,朱路文,王艳.  上海针灸杂志. 2012(08)
[3]四神聪穴的现代应用规律总结[J]. 石涛,韩东岳,李铁,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4)
[4]漫射光成像技术研究针刺治疗中风疗效比较[J]. 李虹,侯中伟,白玉兰,谷世喆.  中国针灸. 2011(11)
[5]康复训练与头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原永康,候克祥,胡建春,乔彦生.  中国康复. 2008(03)
[6]头皮针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认知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 谢冬玲,朱丽芳,刘惠宇,陈俊斌,曾春英,王素霞,李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06)
[7]脑卒中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学评估[J]. 张雅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22)
[8]脑卒中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学评估[J]. 张瑛.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04)

硕士论文
[1]电针百会、神庭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 江一静.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97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097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