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4-14 01:0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临床安全性,为进一步拓展桂枝茯苓丸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按照我院脑病科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路径进行常规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中药汤剂“桂枝茯苓丸加味”口服或鼻饲。两组均以14天为治疗周期。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血同型半胱氨酸值、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等进行观察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后,评价“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⑵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为73.33%。经统计分析,两组在总有效率比... 

【文章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4 脱落、剔除、终止试验标准
    2 研究设计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情况
        3.2 安全性观测
        3.3 疗效性观测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结果与分析
    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1.1 年龄
        1.2 性别
        1.3 吸烟、饮酒史及基础疾病比较
    2 疗效分析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2 两组中医疗效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Hcy值比较
    3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理论探讨
    1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2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3 组方依据
    4 血Hcy与脑梗死的关系
    5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6 问题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A:病例报告表
附录B: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附录C: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附录D:NIHSS评分量表
附录E:Barthel指数量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彭斌,吴波.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09)
[2]男性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吸烟现状分析[J]. 李洁,金奕,赵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10)
[3]复方桂枝茯苓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aspase-3TGF-β1的影响[J]. 张建荣,柏江锋,潘强,刘文蕊,王波.  陕西中医. 2013(08)
[4]自拟祛痰活血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王晓勇,吴明华,张秀胜,梁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05)
[5]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 张海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05)
[6]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进展[J]. 罗桂青,李磊.  光明中医. 2013(01)
[7]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J]. 张社峰,王松龄,张民旺,王改凤,赵颖雪,赵彦青.  中医研究. 2013(01)
[8]中风病病因病机的源流及发展[J]. 郜峦,王键.  中国中医急症. 2009(08)
[9]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的关系[J]. 李伟峰,张玲端,李庆海,马兴荣.  中国中医急症. 2009(08)
[10]动脉溶栓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陈常胜,王秀春,孙业全,曹贵文.  疑难病杂志. 2007(06)

硕士论文
[1]通脑饮治疗颅内动脉狭窄、CYP2C19基因突变的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D]. 曹盼盼.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36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36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b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