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泉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
发布时间:2021-04-18 13:59
背景:张崇泉教授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入选的名老中医专家,在缺血性中风的辨证和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前期课题组利用Spss.16.0for windows统计软件,总结分析了张崇泉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辨证论治规律。本研究再次将张崇泉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经验应用于临床,全面评价其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目的:观察张崇泉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治方法的临床疗效,为推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湖南省中医药院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150例,按照张崇泉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证治方法(选自“张崇泉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张崇泉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方案》)辨证治疗,疗程4周,观察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1.证型分布规律(1)气虚血瘀,脾胃虚弱型为12%(2)气虚肝风,风邪痹阻型为24%(3)脾肾亏虚,痰瘀阻络型为30%(4)肝肾亏虚,风阳上扰型为13%(5)肝风上扰,瘀血...
【文章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
1.2.2 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
1.2.3 中风病中经络诊断标准
1.2.4 中风病分期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纳入证候标准
1.4.1 辨证方法
1.4.2 各证型核心症状及舌脉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疗效评价标准
1.8 研究方案
1.8.1 病历来源
1.8.2 治疗方法
1.8.2.1 一般基础治疗
1.8.2.2 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2.结果
2.1 各证型分布规律
2.2 各证型疗效
2.2.1 气虚血瘀,脾胃虚弱型
2.2.2 气虚肝风,风邪痹阻型
2.2.3 脾肾亏虚,痰瘀阻络型
2.2.4 肝肾亏虚,风阳上扰型
2.2.5 肝风上扰,瘀血阻络型
2.3 总疗效分析
2.3.1 神经功能缺损总疗效分析
2.3.2 运动功能总疗效分析
2.3.3 日常生活能力总疗效分析
2.3.4 中医证候总疗效分析
3.讨论
3.1 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3.2 张崇泉教授学术思想及缺血性中风诊治经验
3.3 立题依据
3.4 研究结果分析
3.5 各证型用药分析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病例报告表
附录 B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45593
【文章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
1.2.2 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
1.2.3 中风病中经络诊断标准
1.2.4 中风病分期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纳入证候标准
1.4.1 辨证方法
1.4.2 各证型核心症状及舌脉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疗效评价标准
1.8 研究方案
1.8.1 病历来源
1.8.2 治疗方法
1.8.2.1 一般基础治疗
1.8.2.2 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2.结果
2.1 各证型分布规律
2.2 各证型疗效
2.2.1 气虚血瘀,脾胃虚弱型
2.2.2 气虚肝风,风邪痹阻型
2.2.3 脾肾亏虚,痰瘀阻络型
2.2.4 肝肾亏虚,风阳上扰型
2.2.5 肝风上扰,瘀血阻络型
2.3 总疗效分析
2.3.1 神经功能缺损总疗效分析
2.3.2 运动功能总疗效分析
2.3.3 日常生活能力总疗效分析
2.3.4 中医证候总疗效分析
3.讨论
3.1 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3.2 张崇泉教授学术思想及缺血性中风诊治经验
3.3 立题依据
3.4 研究结果分析
3.5 各证型用药分析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病例报告表
附录 B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45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455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