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灸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8 16:09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针灸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观察针灸治疗对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双侧卵巢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和双侧卵巢平均体积大小、卵巢血流灌注的影响及中医临床证候的改善,对针灸治疗肾虚肝郁型DOR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多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资料选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妇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60例,并将这60例肾虚肝郁型DOR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组以补肾疏肝,调理冲任,调神定志为法予以针灸治疗,对照组予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方案即口服雌、孕激素复方制剂“克龄蒙”,两组均自月经周期第6天开始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卵巢功能指标:血清AMH水平、AFC、卵巢体积(Ovaria... 

【文章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祖国传统医学对DOR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 对DOR病因的认识
            1.2.2 对DOR病机的认识
            1.2.3 对DOR证型的研究
        1.3 对DOR治疗的研究
            1.3.1 针刺治疗
            1.3.2 针灸联合治疗
            1.3.3 电针治疗
            1.3.4 穴位埋线
            1.3.5 中药治疗
            1.3.6 综合治疗
    2 西医对DOR的认识
        2.1 对DOR病因病机的研究
            2.1.1 年龄因素
            2.1.2 遗传因素
            2.1.3 免疫因素
            2.1.4 医源性因素
            2.1.5 心理因素
            2.1.6 其他因素
        2.2 对DOR的相关性研究
            2.2.1 DOR与 AMH的关系
            2.2.2 DOR与 AFC的关系
            2.2.3 DOR与卵巢体积的关系
            2.2.4 DOR与卵巢血流灌注的关系
            2.2.5 DOR与血清性激素的关系
            2.2.6 DOR与抑制素(Inhibin,INH)的关系
        2.3 西医治疗DOR的研究概况
            2.3.1 激素替代治疗
            2.3.2 诱发排卵治疗
            2.3.3 免疫治疗
            2.3.4 其他治疗
    3 针灸治疗DOR的临床机制研究
        3.1 对AMH的影响
        3.2 改善卵巢内环境
        3.3 对内脏功能有特异性调节作用
        3.4 调节HPO功能
        3.5 影响免疫调控系统
        3.6 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1.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中止实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2.1 治疗组
            2.2.2 对照组
        2.3 观察指标
            2.3.1 实验室指标
            2.3.2 中医临床证候积分
            2.3.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2.3.4 安全性观测
            2.3.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比较
        3.2 两组患者AFC比较
        3.3 两组患者OV大小比较
        3.4 两组患者卵巢血流灌注
        3.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论依据
        1.1 针刺选穴的依据
        1.2 灸法及选穴的依据
        1.3 DOR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1.4 AMH、AFC、OV、卵巢血流灌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2 结果分析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AFC、OV大小分析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血流灌注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2.5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3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J]. 高步婵,赵锐,杨帆,刘宴君.  中医药信息. 2019(01)
[2]足三里、关元温针灸联合八髎穴隔姜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J]. 吴松,严江天.  中国针灸. 2018(12)
[3]滋养肝肾法对初老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调节作用及机制[J]. 包红桃,谢知慧,李应福,王宝泉,晏鹏,董娟娟,刘双萍,武权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23)
[4]补肾调经汤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31例临床效果分析[J]. 陈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8(33)
[5]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J]. 谢梅青,陈蓉,任慕兰.  协和医学杂志. 2018(06)
[6]扶阳罐治疗肾阳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临床观察[J]. 王娜娜,沈瑛红,丁彩飞,卜亚利,万凌屹,潘懿旻.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11)
[7]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妇科内分泌及生殖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J]. 汪莎,赵旸,杨欣.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8(06)
[8]抗缪勒氏管激素在评估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J]. 李雪婷,杜丹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11)
[9]中医辨证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 张晓芬,李云波,潘雪,肖金禾.  天津中医药. 2018(11)
[10]中西医干预对109例高龄备孕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及受孕率的影响[J]. 易丹妮,何耀娟,刘晓青,陈粮,钟毅征.  实用医学杂志. 2018(19)

硕士论文
[1]补肾疏肝针刺法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性激素的影响研究[D]. 李明月.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
[2]电针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疗效观察[D]. 夏贞茹.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3]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年轻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预测的临床研究[D]. 张淑珍.郑州大学 2013
[4]逆针关元、三阴交对去卵巢大鼠HPO轴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 田素领.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5]针药治疗免疫性不孕症及其对β-内啡肽调节作用的研究[D]. 貌杨萍.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45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45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