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证候演化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7:11
目的: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部分非萎缩性胃炎逐步向萎缩性胃炎转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长,临床表现没有特征性,常出现上腹部饱胀、胃脘隐痛、食欲不振、消瘦等症,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难治病,也是胃癌前病变的一种。脾胃湿热证是临证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故本研究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试图找出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生物学标志物的变化,阐释其可能改变的代谢途径,再从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至萎缩性胃炎证候演化角度入手进一步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到胃癌癌前病变的病机转化规律,为中医辨证施治预防或截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至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及其向胃癌的转化提供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古籍、搜索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梳理湿热病因病机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证型分布及病机转化规律相关内容。2.实验研究:采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在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的脾胃科、疑难杂症科等相关科室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尿管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段晨尿10ML左右,采集核磁谱图,将数据采用PCA(...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湿热病证病因病机理论回顾与慢性胃炎证候演化规律研究
1.湿热病因及对其病机转化规律认识的历史发展脉络
1.1 秦汉时期
1.2 隋唐时期
1.3 宋金元时期
1.4 明清时期
1.5 民国与近现代
2.慢性胃炎证型分布及证候演化规律理论回顾研究
2.1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理论回顾研究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理论回顾研究
2.3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至萎缩性胃炎的病机转化研究
2.4 萎缩性胃炎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候演化规律研究
第二部分 基于1H-NMR技术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证型判别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仪器和试剂
3.研究方法
3.1 相关信息采集
3.2 胃镜像观察
3.3 代谢组学研究
3.4 NMR数据采集参数
3.5 统计学方法
4.实验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代谢组学分析
4.3 各组间多元统计
5.结果
6.讨论
6.1 慢性萎缩性胃炎(同病异证)代谢组学结果讨论
6.2 脾胃湿热证(异病同证)代谢组学结果讨论
6.3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证候演化规律代谢组学结果讨论
6.4 本研究的收获
7.项目创新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附录三:代谢物分类列表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瘀理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J]. 殷静,易晋宇,徐波,石海莲,费晓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03)
[2]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 张云桐,谢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8)
[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型分布规律探析[J]. 杨静,茹淑瑛,张福文,李柏. 山东中医杂志. 2019(02)
[4]清热调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崔奕,单兆伟,郑亮. 中医药信息. 2019(01)
[5]劳绍贤分型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 杨淑慧,佘世锋,曹敏,谭梅傲,朱昱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6]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中医证型与腺管开口形态的相关性研究[J]. 徐晴,李桂贤,王伟,黄贵华,陈国忠,彭卓嵛,卢杰夫,苏攀,李敏. 大众科技. 2018(11)
[7]慢性萎缩性胃炎近十年中医文献浅析[J]. 刘洋,黄鹤,周毅,甘爱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10)
[8]“炎—癌转化”的病因病机——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J]. 袁嘉嘉,顾超,孙志广,滑永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4)
[9]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思路与用药规律[J]. 赵欢,杨巧芳.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6)
[10]基于数据挖掘的李佃贵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探讨[J]. 徐伟超,李佃贵,刘建平,杜艳茹,郎晓猛,刘宇,李国雷,贾蕊.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3)
博士论文
[1]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病机转化规律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 孙易娜.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
[2]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D]. 张平.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高晓珊.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理气活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李亚博.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3]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 路瑞香.河北大学 2015
[4]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与病理程度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王伟珍.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5]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临床研究[D]. 叶欣.大连医科大学 2015
[6]慢性胃病气虚血瘀证、气滞证、湿热证的代谢组学研究[D]. 颜凤蛟.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7]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流行病学、证候学及诊断标准相关因素的研究[D]. 万莹.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8]慢性胃炎的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D]. 程霞.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47966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湿热病证病因病机理论回顾与慢性胃炎证候演化规律研究
1.湿热病因及对其病机转化规律认识的历史发展脉络
1.1 秦汉时期
1.2 隋唐时期
1.3 宋金元时期
1.4 明清时期
1.5 民国与近现代
2.慢性胃炎证型分布及证候演化规律理论回顾研究
2.1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理论回顾研究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理论回顾研究
2.3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至萎缩性胃炎的病机转化研究
2.4 萎缩性胃炎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候演化规律研究
第二部分 基于1H-NMR技术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证型判别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仪器和试剂
3.研究方法
3.1 相关信息采集
3.2 胃镜像观察
3.3 代谢组学研究
3.4 NMR数据采集参数
3.5 统计学方法
4.实验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代谢组学分析
4.3 各组间多元统计
5.结果
6.讨论
6.1 慢性萎缩性胃炎(同病异证)代谢组学结果讨论
6.2 脾胃湿热证(异病同证)代谢组学结果讨论
6.3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证候演化规律代谢组学结果讨论
6.4 本研究的收获
7.项目创新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附录三:代谢物分类列表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瘀理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J]. 殷静,易晋宇,徐波,石海莲,费晓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03)
[2]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 张云桐,谢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8)
[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型分布规律探析[J]. 杨静,茹淑瑛,张福文,李柏. 山东中医杂志. 2019(02)
[4]清热调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崔奕,单兆伟,郑亮. 中医药信息. 2019(01)
[5]劳绍贤分型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 杨淑慧,佘世锋,曹敏,谭梅傲,朱昱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6]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中医证型与腺管开口形态的相关性研究[J]. 徐晴,李桂贤,王伟,黄贵华,陈国忠,彭卓嵛,卢杰夫,苏攀,李敏. 大众科技. 2018(11)
[7]慢性萎缩性胃炎近十年中医文献浅析[J]. 刘洋,黄鹤,周毅,甘爱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10)
[8]“炎—癌转化”的病因病机——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J]. 袁嘉嘉,顾超,孙志广,滑永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4)
[9]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思路与用药规律[J]. 赵欢,杨巧芳.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6)
[10]基于数据挖掘的李佃贵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探讨[J]. 徐伟超,李佃贵,刘建平,杜艳茹,郎晓猛,刘宇,李国雷,贾蕊.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3)
博士论文
[1]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病机转化规律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 孙易娜.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
[2]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D]. 张平.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高晓珊.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理气活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李亚博.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3]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 路瑞香.河北大学 2015
[4]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与病理程度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王伟珍.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5]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临床研究[D]. 叶欣.大连医科大学 2015
[6]慢性胃病气虚血瘀证、气滞证、湿热证的代谢组学研究[D]. 颜凤蛟.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7]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流行病学、证候学及诊断标准相关因素的研究[D]. 万莹.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8]慢性胃炎的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D]. 程霞.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47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479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