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互联网+舌诊图像结合温病学辨治理论辨治时令热病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5-07 12:54
  [目的]探索利用互联网+舌诊图像结合温病学辨治理论治疗时令热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患时令热病的患者72例,运用互联网+舌诊图像并结合温病学卫气营血和三焦辨治理论辨证治疗,开出方药,嘱患者分次口服中药汤剂。记录服药前与服药后的体温与症状变化,统计痊愈、有效、无效例数,计算总有效率。列举病例一则加以分析说明。[结果]72例患者中痊愈43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8%。其中风温15例,痊愈率53.3%、有效率46.7%、总有效率100%;春温10例,痊愈率60%、有效率30%、总有效率90%;暑温9例,痊愈率77.8%、有效率11.1%、总有效率88.9%;湿温16例,痊愈率62.5%、有效率37.5%、总有效率100%;伏暑8例,痊愈率62.5%、有效率25%、总有效率87.5%;秋燥14例,痊愈率50%、有效率50%、总有效率100%。所举病例患者辨为风热侵袭肺卫,引动气分蕴结湿热,网上诊视后治以疏散风热、清化湿热,服药一次后热退。[结论]互联网+舌诊图像结合温病学辨治理论诊治时令热病是互联网与中医医疗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值得... 

【文章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44(08)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风温
        1.2.2 春温
        1.2.3 暑温
        1.2.4 湿温
        1.2.5 伏暑
        1.2.6 秋燥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治疗方法
    1.5 疗效观察
        1.5.1 体温与症状观察
        1.5.2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互联网诊疗时令热病的意义
    3.2 舌诊在时令热病中的应用
        3.2.1 舌诊与卫气营血辨证和温病阴伤的关系
        3.2.2 舌诊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3.2.3 舌诊的现代研究
4 验案举隅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在中医舌诊中的应用探讨[J]. 樊威,李潇潇,丁江涛,杜斌.  光明中医. 2019(01)
[2]湿热类温病“分消走泄”思想刍议[J]. 邓金钗,万海同,胡艳兰,郑小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5)
[3]“互联网+中医”发展的必要性和价值[J]. 郑砚璐,王尊旺.  福建中医药. 2017(05)
[4]论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J]. 李宗友,王映辉,张一颖,姜威,王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02)
[5]基于“互联网+”探讨中医健康管理的新模式[J]. 梁文娜,李冠慧,李灿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3)
[6]张福利教授舌诊远程诊疗经验[J]. 韩裕璧,张福利.  中国中医急症. 2016(05)
[7]吴鞠通运用舌诊规律浅析[J]. 王飞雪,王大伟,王玉贤,马克信,王一战,范吉平.  河南中医. 2015(06)
[8]中医远程医学网中舌象分析系统的设计研究[J]. 徐公明,马志庆,柳澄,郝莲花.  河北医学. 2011(05)



本文编号:3173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73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3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