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藤芪通络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Vaspin、RBP4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0 20:45
  目的观察藤芪通络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清Vaspin、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者2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上加用藤芪通络颗粒口服,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连续服药12周。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糖脂代谢、血压、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FBG、PBG、HbA1c)含量均下降(P<0.05~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升高、Vaspin水平上升、RBP4水平下降(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P<0.05),治疗组在改善肢体...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3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血清Vaspin检测
        2.2.2 ABI、足背动脉血流量
        2.2.3 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及RBP4
        2.2.4 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方法
        2.2.5 疗效评价标准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及血压、ABI、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
    3.2 2组治疗前后Vaspin、RBP4表达水平比较
    3.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3.4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J]. 黄颖睿,胡娜,汪小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15(04)
[2]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ET、NO检测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 苏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01)
[3]视黄醇结合蛋白4、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J]. 刘姝,李强,刘锴,刘滨菘,韩玉冰,张巾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09)
[4]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病因学研究进展[J]. 岳宗相,曾洪长,谢春光,张培海.  现代临床医学. 2012(04)
[5]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诊断及疗效标准(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3(02)



本文编号:3180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80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