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域下中医预防理念的整体性探讨
发布时间:2021-05-14 02:54
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提高国民的健康意识、减少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应用系统论观点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重新探讨时,可发现中医预防理念的前瞻性。中医将人体视作耗散结构,从调摄脏腑、养性调神及顺应自然等方面进行养生预防:其脏腑是功能态的描述,利用相互制约、协调的能力调护形体;重视情志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提倡形神统一;将人体放在开放系统中考察,注重周围环境对人体的相互作用。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与有序性原理的观点类似,认为疾病的本质是正邪运动的强弱变化,既病之后强调从整体层面着手,及早采用顺势疗法祛邪,并根据对疾病发展传变规律的独特认识阻截病邪传变,预后则善从多方面调节人体阴阳,巩固增序弱化减序,以防止疾病复发。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44(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未病先防
1.1 调摄脏腑
1.2 养性调神
1.3 顺应自然
2 既病防变
2.1 早诊治
2.2 防传变
3 瘥后防复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证论治体系的构建[J]. 齐向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09)
[2]中医情志致病学说浅谈[J]. 滕晶,齐向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03)
[3]浅谈“司外揣内”与“黑箱”、“白箱”、“灰箱”理论[J]. 郭小青,刘智斌. 河南中医. 2002(04)
[4]浅谈中医七情心理脉象[J]. 寿小云,刘天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03)
[5]肾脏是人体功能子系统[J]. 马淑然,祝世讷.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2(01)
[6]试论疾病过程的矛盾运动[J]. 史敏言. 安医学报. 1976(01)
本文编号:3185133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44(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未病先防
1.1 调摄脏腑
1.2 养性调神
1.3 顺应自然
2 既病防变
2.1 早诊治
2.2 防传变
3 瘥后防复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证论治体系的构建[J]. 齐向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09)
[2]中医情志致病学说浅谈[J]. 滕晶,齐向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03)
[3]浅谈“司外揣内”与“黑箱”、“白箱”、“灰箱”理论[J]. 郭小青,刘智斌. 河南中医. 2002(04)
[4]浅谈中医七情心理脉象[J]. 寿小云,刘天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03)
[5]肾脏是人体功能子系统[J]. 马淑然,祝世讷.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2(01)
[6]试论疾病过程的矛盾运动[J]. 史敏言. 安医学报. 1976(01)
本文编号:3185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851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