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灸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清致炎及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逆灸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清致炎及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自杀率、高致残率和社会负担沉重等特点。据WHO预测,抑郁症到2020年将在疾病总负担中位列第二,将成为除心血管疾病以外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细胞因子假说是近年来逐渐得到肯定的抑郁症发病机制之一,应激导致的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失衡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药物治疗作为抑郁症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暴露出抗郁谱窄、副作用大、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等缺点。逆灸作为治未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通过对机体进行适度的良性预应激,启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以此来预防疾病或减轻随后疾病的损伤。已有研究证明,逆灸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抗炎的作用。慢性应激可导致抑郁模型发生免疫炎性反应,逆灸对此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的研究尚未得到开展。目的本实验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模拟人类抑郁症状,从行为学、血清致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等方面,对逆灸干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并观察逆灸防治抑郁症与艾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1.分组及模型建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逆灸组、艾灸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逆灸组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艾灸“百会”、“大椎”,20min/次,1次/日,6d/周,持续3周后进行造模;艾灸组及氟西汀组于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造模,造模成功后再行治疗3周,治疗期间仍继续造模,艾灸组在每日应激前1h给予艾灸,方法同逆灸组,氟西汀组每日应激前1h灌胃给药(1.8mg/kg/d)。2.行为学检测:采用体质量改变、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评估模型,观察各种干预手段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于实验前(0周),实验1周,2周,3周,4周,5周后分别测量1次。3.指标监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IL-1 β、IL-6、IL-4、IL-10含量。结果1.逆灸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1)体质量:应用CUMS进行抑郁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与正常组保持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氟西汀干预后,体质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艾灸组和氟西汀组均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逆灸后再接受慢性应激,可改善CUMS对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逆灸组造模第2周,体质量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艾灸组、氟西汀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旷场实验:应用CUMS造模两周后,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开始与正常组保持显著性差异(P0.01,0.01)。艾灸、氟西汀干预第3周,艾灸组水平运动较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垂直运动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氟西汀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呈平缓上升趋势,但与模型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0.05)。逆灸后再接受慢性应激,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活动度和探究行为,逆灸组造模第2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0.01)。(3)糖水偏好实验:应用CUMS造模两周后,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百分率开始与正常组保持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氟西汀干预第3周,艾灸组、氟西汀组糖水偏好百分率均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艾灸组与氟西汀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逆灸后再接受慢性应激,可有效改善慢性应激导致的快感缺失的抑郁样症状,逆灸组造模第2周,糖水偏好百分率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艾灸组、氟西汀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逆灸对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应用CUMS进行抑郁造模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6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P0.01),血清IL-10含量明显下降(P0.05),血清IL-4含量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逆灸组、艾灸组及氟西汀组血清IL-1β、IL-6含量均显著性下降(P0.01,P0.05),逆灸组、氟西汀组血清IL-10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艾灸组血清IL-10含量较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组及氟西汀组血清IL-4含量有所下降,逆灸组血清IL-4含量显著升高,但均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使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活动度、糖水消耗量的下降,出现抑郁样行为改变,逆灸可有效改善上述抑郁样行为。2. 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清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水平升高,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下降,逆灸可显著下调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水平,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调节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3.逆灸可有效改善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样行为学改变,减轻抑郁模型大鼠的免疫炎症反应,维持机体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且总体而言,逆灸对抑郁模型大鼠的预防保护作用优于艾灸对抑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通过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致炎细胞因子IL-1β、 IL-6及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进行有效调控,对机体进行双向良性调节,恢复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激发机体自身防御机制,以增强对随后疾病的抗变和耐受能力,可能是逆灸防治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之一。本实验为临床逆灸防治抑郁症提供了实验依据,拓展了逆灸治未病的应用领域,开阔了抑郁症的临床防治思路。
【关键词】:抗炎细胞因子 慢性应激 逆灸 抑郁症 致炎细胞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5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英文缩略词表13-14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4-43
- 综述一 近十年逆灸治未病的机制研究进展14-24
- 1. 逆灸概述14-15
- 1.1 治未病理论14
- 1.2 逆灸理论的提出及运用14-15
- 2. 逆灸治未病的机制研究15-20
- 2.1 逆灸治未病机制的理论研究15-17
- 2.2 逆灸治未病机制的实验研究17-20
- 3. 小结20
- 参考文献20-24
- 综述二 近十年艾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24-33
- 1. 艾灸疗法的作用24-26
- 1.1 温通作用24-25
- 1.2 温热作用25
- 1.3 温补作用25-26
- 1.4 镇痛作用26
- 2.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26-27
- 2.1 从气血论26
- 2.2 从阴阳论26-27
- 2.3 从脏腑论27
- 2.4 从情志论27
- 2.5 其他27
- 3. 艾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27-29
- 3.1 临床研究27-29
- 3.2 动物研究29
- 4. 小结29-30
- 参考文献30-33
- 综述三 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进展33-43
- 1. 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相关性33-36
- 1.1 细胞因子概述33
- 1.2 细胞因子假说的来源33-34
- 1.3 细胞因子导致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34-36
- 2. 致炎细胞因子(IL-1 β、IL-6)与抑郁症36-37
- 3. 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0)与抑郁症37-38
- 4. 小结38
- 参考文献38-43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43-56
- 前言43-44
- 材料和方法44-48
- 1. 材料44-45
- 1.1 实验动物44
- 1.2 主要药品和试剂44
- 1.3 主要仪器44-45
- 2. 方法45-48
-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45
- 2.2 造模方法45-46
- 2.3 治疗方法46
- 2.4 行为学观察46-47
- 2.5 血清IL-1 β、IL-6、IL-4、IL-10的放免测定47
- 2.6 统计方法47-48
- 结果48-56
- 1. 逆灸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48-53
- 1.1 一般行为学情况48
- 1.2 逆灸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48-49
- 1.3 逆灸对大鼠旷场实验的影响49-51
- 1.4 逆灸对大鼠糖水消耗实验的影响51-53
- 2. 逆灸对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53-56
- 第三部分 讨论56-69
- 1. 动物模型的选择56-58
- 1.1 应激与抑郁症发病密切相关56
- 1.2 抑郁动物模型的选择56-58
- 2. 干预手段及穴位的选取58-61
- 2.1 阳气亏虚是抑郁症的主要病机58-60
- 2.2 干预手段的选择60-61
- 2.3 阳性药物的选择61
- 2.4 穴位的选取61
- 3. 逆灸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61-64
- 3.1 逆灸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体质量的影响62
- 3.2 逆灸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旷场实验的影响62-63
- 3.3 逆灸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糖水偏好实验的影响63
- 3.4 小结63-64
- 4. 逆灸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64-69
- 4.1 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是应激诱发抑郁症的重要机制64-65
- 4.2 逆灸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的影响65-66
- 4.3 逆灸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影响66-67
- 4.4 小结67-69
- 结语69-70
- 1. 结论69-70
- 2. 创新点70
- 3. 存在问题与不足70
- 参考文献70-76
- 致谢76-77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恩强,汤耀卿,韩天权,袁祖荣,张圣道,彭奕冰,季育华,支立民;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在重症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2 李龙宣;赵斌;许志恩;邢孔鸯;唐荣华;;痴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3 于立芹;庞广昌;戴懿;;乳酸对主要发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7年12期
4 吕冠华;王长洪;王立新;陆宇平;高文艳;杨卓;;大黄及其复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04期
5 马庆庆;宋芳;陈林利;杨小艳;罗勇;;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促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3年16期
6 刘志英,姚均,何忠平,董庆鸣,宋淑静,冯鑫,闫杰,戴旺苏,张剑平,刘顺爱;SARS患者血浆中炎性及抗炎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评估[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4年05期
7 王占科;雷万生;汪仕良;陈范昶;于永洲;李光伟;许霖水;陈自力;钱锁开;刘庆志;;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对创伤后高血糖病人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年05期
8 吕冠华;王长洪;王立新;陆宇平;高文艳;杨卓;;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大承气汤的调节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2期
9 赵立,陈立军,尉承泽,曲楠,宋旭华,孟宪钧;促炎及抗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小鼠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表达[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年01期
10 曲鹏飞;;重型脓毒症促、抗炎细胞因子免疫平衡与阴阳理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长洪;吕冠华;陆宇平;高文艳;杨卓;;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调节作用[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2 辛增辉;肖丹;甘丽;季春;吴启富;佟丽;吴永军;;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体内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湿热痹片的调节作用[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田斌;李军成;俞秋兴;刘根寿;吴浩荣;邢春根;;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抗炎细胞因子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向前;糖皮质激素和细胞因子与海马突触损害的关系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燕;逆灸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清致炎及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于立芹;牛初乳中主要活性成分对发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逆灸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清致炎及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