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及鹿茸防治骨关节炎疾病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6-08 19:39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其在临床上的表现以关节疼痛和骨关节功能障碍为主。OA的发生、发展与软骨组织病变密切相关,而软骨组织的损伤与软骨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多条信号通路与OA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但阻断某个单一信号通路不能达到治疗OA的效果。研究发现;鹿茸对治疗骨关节炎有效,且不良反应低。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鹿茸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和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旨在深入了解鹿茸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抑制骨关节炎的发展速度。 

【文章来源】:特产研究. 2020,42(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及鹿茸防治骨关节炎疾病的研究进展


Wnt/-catenin信号通路示意图

示意图,信号通路,鹿茸,示意图


?姓庑?R-Smads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在成骨细胞发生和软骨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魏建仝等[62]研究发现关节液TGF-1的表达与OA存在相关性,可能在OA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张志刚等[63]探讨了人OA的发生机制,结果发现,在滑膜组织中IL-1、TGF-1蛋白随着OA病情的加重而增强。杨物鹏[64]探讨了TGF-1对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TGF-1对原代软骨细胞的增殖起促进作用。上述研究表明,TGF-对OA的病因、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图2TGF-/Smad信号通路示意图[58]Fig.2TGF-/Smadsignalingpathway[58]2鹿茸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鹿茸是鹿科动物(如梅花鹿或马鹿)雄鹿密生茸毛未骨化的角,是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有着悠久的药用史,始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65-66]。关于鹿茸的药用作用前人均有记载,鹿茸具有生精补髓、强筋健骨、养血益阳等作用[67-69]。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鹿茸能够提高体外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20]。鹿茸可以通过调节TGF-/Smads信号通路抑制OA的发展。Moreau等[70]研制出一种优质的鹿茸粉末,可以有效缓解犬OA的病情。牛维等[20]研究发现,鹿茸通过调控ADAMTS-4/TIMP-3基因的表达,减少蛋白聚糖、Ⅱ型胶原蛋白的降解,对软骨起到修复的作用。由此可见,鹿茸可以有效治疗OA。然而,鹿茸治疗OA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研究发现,鹿茸可以通过TGF-/Smads信号通路和Wnt/-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OA的发生与发展。此外,鹿茸还可以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抑制OA的发生与发展。2.1鹿茸通过TGF-/Smads信号通路调控OA据报道,单味药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软骨细胞凋亡引发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展[J]. 王新军,袁银鹏,王越,田晨阳,王宇泽.  山东医药. 2020(02)
[2]鹿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的影响[J]. 吴永磊,孟丽娟,梁爱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10)
[3]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J]. 张媛媛,蒋昕钰,李西海,吴明霞.  康复学报. 2019(04)
[4]骨关节炎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 罗淦,汤样华,康仪,辛大伟,熊振飞,徐灿达,岳振双,曾林如.  中医正骨. 2019(05)
[5]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进展[J]. 杨正协.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39)
[6]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杨威,石继祥,卢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8)
[7]鹿茸调控骨关节炎大鼠软骨Smads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研究[J]. 卢贺,顾一帆,梁桂平,牛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11)
[8]右归丸对鼠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 颜春鲁,李盛华,安方玉,刘永琦,夏鹏飞,马正民,牛彦强,柳鹏瑶.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8(02)
[9]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进展[J]. 陈敏.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18)
[10]TGFβ1与骨关节炎相关性的荟萃分析[J]. 魏建仝,王雄,苏秦柳晔,王勇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7(23)

硕士论文
[1]鹿茸多肽对软骨细胞cofilin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D]. 苗永刚.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
[2]鹿茸多肽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D]. 王梓懿.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19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19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0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