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募配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01:40
目的:通过比较俞募配穴埋线及单纯针刺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不同,以及探讨使用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中医机理,通过本实验的进行为中医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新思路。方法:在此次实验中,我们应用了随机对照方法,将收纳到完成实验的66类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实施俞募配穴埋线疗法),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单纯针刺手法)。治疗组(实施俞募配穴埋线疗法)为对患者所选定的穴位进行埋线处理,一周一次,四周为一个疗程,共实施两个疗程。而对照组(实施单纯针刺)每周针刺三次,四周为一个针刺疗程,共实施两个疗程。我们在患者进行第一治疗时,对其进行VAS疼痛评分,以评价患者接受治疗二者的疼痛不适程度。而我们采用评价体重、腰围、BMI于两组的治疗前,以及完成治疗的治疗后的两个时间点,以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二者的疗效差异,整理好的数据在SPSS23.0统计软件下辅助完成。结果:1.通过比较治疗前俞募配穴埋线与单纯针刺组的所纳入病例间的年龄和性别、体重等基线资料,经归纳整理后,二者无显着差异(P>0.05)。由此可得俞募配穴埋线与单纯针刺组的所纳入的志愿者在基线资料上具...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肥胖的研究概况
一、历代医家对肥胖的论述
二、中医对肥胖病因认识
三、中医对肥胖的病机认识
四、中医对于肥胖的治疗
第二节 西医对于肥胖的研究概况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二、西医对于肥胖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病例收集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资料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方案
第三节 疗效观察
一、观察指标
二、疗效评定标准
三、评价时间点
四、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基本情况对比
第二节 治疗前后指标对比
一、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腰围评分比较
四、两组治疗前后BMI评分比较
五、两组总体疗效对比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四节 不良反应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埋线治疗肥胖的机理
一、穴位埋线疗法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二、穴位埋线疗法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三、穴位埋线疗法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四、穴位埋线疗法对胰岛素敏感性、肝脂酶、血脂的影响的影响
五、穴位埋线疗法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第三节 俞募配穴埋线优势
第四节 选穴依据
第五节 统计结果分析
一、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二、两组患者治疗时第一次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体重、腰围以及BMI指数比较
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221754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肥胖的研究概况
一、历代医家对肥胖的论述
二、中医对肥胖病因认识
三、中医对肥胖的病机认识
四、中医对于肥胖的治疗
第二节 西医对于肥胖的研究概况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二、西医对于肥胖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病例收集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资料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方案
第三节 疗效观察
一、观察指标
二、疗效评定标准
三、评价时间点
四、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基本情况对比
第二节 治疗前后指标对比
一、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腰围评分比较
四、两组治疗前后BMI评分比较
五、两组总体疗效对比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四节 不良反应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埋线治疗肥胖的机理
一、穴位埋线疗法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二、穴位埋线疗法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三、穴位埋线疗法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四、穴位埋线疗法对胰岛素敏感性、肝脂酶、血脂的影响的影响
五、穴位埋线疗法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第三节 俞募配穴埋线优势
第四节 选穴依据
第五节 统计结果分析
一、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二、两组患者治疗时第一次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体重、腰围以及BMI指数比较
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221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217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