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法治疗黄褐斑的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6 06:15
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性评价刮痧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期刊论文(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VIP)、CochraneLibrary和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选为建库至2019年11月30日,搜集各大数据库收录的相关RCT试验文献,根据相关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再利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中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利用Revman5.3软件对刮痧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总有效率、颜色评分、面积评分和临床兼证总积分进行分析,并根据试验组不同平均年龄段进行亚组分析,最后采用TSA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Meta分析显示刮痧法在治疗黄褐斑总有效率、面积评分、颜色评分等方面均有着不错的疗效,临床效果均高于对照组,而临床兼证总积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TSA分析结果显示,实际样本量远低于期望样本量,且累计Z值并未达到TSA界值,表明本次Meta分析中可能存在假阳性的结论,需要纳入更多的试验以确证疗效。结论:刮痧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刮痧疗法,且安全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因...
【文章来源】:中国美容医学. 2020,29(09)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文献筛选流程图
经最终筛选纳入统计的总共12篇文献,其中期刊文献9篇,硕博论文3篇;涉及12个RCT对照组试验,黄褐斑患者1 003例,其中试验组511例,对照组492例;试验组平均年龄最大为(37.88±3.94)岁,最小为(24.58±3.8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最大为(37.16±3.14)岁,最小为(24.82±3.91)岁;其中2篇未提及患者病程;纳入统计的文献具体基本情况见表1。纳入的12篇文献有6篇提到随机数字法[2,5,10-13],1篇采用入院顺序法[9],其余均只提到随机分配[3-4、6-8],但未明确随机方法;没有文献提到盲法,2篇文献提及分配方案隐藏[11-12],2篇文献出现数据脱落[10,12],具体偏倚风险见图2。2.3 Meta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12篇文献中,有6篇进行了黄褐斑面积评分对比[2-3,10-13],异质性检验显示P<0.00001,I2=86%>50%,表明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Z=3.76,P=0.0002,SMD=1.12,95%CI[0.5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刮痧法治疗黄褐斑在面积评分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见图4。图4 面积积分Meta分析森林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刮痧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 于川. 上海针灸杂志. 2019(09)
[2]面部刮痧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 罗青叶,黄玉飞,熊尹,林秀蒙,卢艳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05)
[3]面部刮痧为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丁一帆. 中国医药指南. 2018(03)
[4]面部刮痧联合中药面膜对黄褐斑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 程晓波,刘晓琴,陈长春,杨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09)
[5]三部三线法经络刮痧结合珍珠美白散治疗黄褐斑72例[J]. 张艳,吴祖兰. 四川中医. 2016(11)
[6]基于穴位敷贴联合刮痧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分析[J]. 龚丞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4)
[7]穴位注射结合面部刮痧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 邓澜,郑传华,吴志超. 湖北中医杂志. 2014(08)
[8]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的样本量估算——试验序贯分析[J]. 夏芸,孙瑛,刘兆兰,刘建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05)
[9]面部刮痧为主治疗黄褐斑40例观察[J]. 李巧颖,李润.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02)
博士论文
[1]刮痧配合外敷蜂胶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王钰婷.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穴位敷贴配刮痧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D]. 潘瑜.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2]刮痧结合祛斑美白汤治疗黄褐斑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张苗.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50796
【文章来源】:中国美容医学. 2020,29(09)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文献筛选流程图
经最终筛选纳入统计的总共12篇文献,其中期刊文献9篇,硕博论文3篇;涉及12个RCT对照组试验,黄褐斑患者1 003例,其中试验组511例,对照组492例;试验组平均年龄最大为(37.88±3.94)岁,最小为(24.58±3.8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最大为(37.16±3.14)岁,最小为(24.82±3.91)岁;其中2篇未提及患者病程;纳入统计的文献具体基本情况见表1。纳入的12篇文献有6篇提到随机数字法[2,5,10-13],1篇采用入院顺序法[9],其余均只提到随机分配[3-4、6-8],但未明确随机方法;没有文献提到盲法,2篇文献提及分配方案隐藏[11-12],2篇文献出现数据脱落[10,12],具体偏倚风险见图2。2.3 Meta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12篇文献中,有6篇进行了黄褐斑面积评分对比[2-3,10-13],异质性检验显示P<0.00001,I2=86%>50%,表明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Z=3.76,P=0.0002,SMD=1.12,95%CI[0.5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刮痧法治疗黄褐斑在面积评分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见图4。图4 面积积分Meta分析森林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刮痧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 于川. 上海针灸杂志. 2019(09)
[2]面部刮痧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 罗青叶,黄玉飞,熊尹,林秀蒙,卢艳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05)
[3]面部刮痧为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丁一帆. 中国医药指南. 2018(03)
[4]面部刮痧联合中药面膜对黄褐斑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 程晓波,刘晓琴,陈长春,杨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09)
[5]三部三线法经络刮痧结合珍珠美白散治疗黄褐斑72例[J]. 张艳,吴祖兰. 四川中医. 2016(11)
[6]基于穴位敷贴联合刮痧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分析[J]. 龚丞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4)
[7]穴位注射结合面部刮痧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 邓澜,郑传华,吴志超. 湖北中医杂志. 2014(08)
[8]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的样本量估算——试验序贯分析[J]. 夏芸,孙瑛,刘兆兰,刘建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05)
[9]面部刮痧为主治疗黄褐斑40例观察[J]. 李巧颖,李润.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02)
博士论文
[1]刮痧配合外敷蜂胶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王钰婷.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穴位敷贴配刮痧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D]. 潘瑜.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2]刮痧结合祛斑美白汤治疗黄褐斑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张苗.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50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507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