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病性证素与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6 12:22
目的以病性证素为基础,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气虚、血瘀等证素与性别、年龄、血压、空腹血糖、BMI、血脂、肝肾功能、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肝胆胰脾彩超及心电图等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200例,依据朱文锋《证素辨证学》对患者的症状、舌脉等进行证素辨别,同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BMI、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D-二聚体、尿微量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心电图、肝胆胰脾彩超等客观检查结果。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病性证素与各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病性证素在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血瘀、阴虚、气虚、痰浊、阳亢、阳虚,其中血瘀155人次,占总人数的77.5%;阴虚135人次,占总人数的67.5%;气虚122人次,占总人数的61%;痰浊25人次,占总人数的12.5%;阳亢16人次,占总人数的8%;阳虚11人次,占总人数的5.5%。2对各病性证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证素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虚、痰、瘀论治老年高血压病[J]. 汪磊,尤可.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10)
[2]2型糖尿病从瘀血论治的理论探析[J]. 王娟,常柏. 天津中医药. 2017(08)
[3]消渴病瘀热证理论探讨[J]. 王仁和,石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4)
[4]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J]. 杨玉青.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7(02)
[5]高血压病病性证素与年龄、肥胖及血脂的关系探析[J]. 高红勤,徐丹,张志巧,陈后勤,高甜甜,陈晓燕,郭艳,邵晔,唐安,龚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17)
[6]从“脾损为本,湿浊为标”的角度论消渴病[J]. 赵润栓,刘欢. 环球中医药. 2015(12)
[7]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J]. 谭元生,黄露.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11)
[8]代谢综合征中医证素与血脂、BMI、腰臀比及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 韩振翔,祁丽丽,徐文彬,蔡伟青,周宇豪,宋红普,黄静怡,张慧琰. 辽宁中医杂志. 2015(06)
[9]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方案分析[J]. 朱超,于锋,邵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1)
[10]邓铁涛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 李南夷,李艺.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05)
博士论文
[1]2型糖尿病(消渴)从“脾”论治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D]. 孙颖.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2]高血压病外治疗法的古今文献研究[D]. 于慧.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3]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D]. 王薇.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4]王裕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眩晕证治规律研究[D]. 李宝玲.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5]我国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 胡东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
[6]2型糖尿病(消渴)证候规范与证素特征的研究[D]. 汪艳娟.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高血压与随机血糖、年龄、性别间的相关性研究[D]. 李秀诗.南方医科大学 2017
[2]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D]. 雷俊.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3]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素及辨证分型的研究[D]. 皮微平.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4]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调查[D]. 罗贞.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5]2型糖尿病并发髙血压的危险因素的临床回顾性研究及中医证型分布[D]. 丁康钰.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6]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证素及中医易患因素分析[D]. 杨振锋.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4
[7]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D]. 李婧.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
[8]糖尿病瘀热证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D]. 朱成晟.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9]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 薛小金.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10]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D]. 黎慧.宁夏医科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51335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证素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虚、痰、瘀论治老年高血压病[J]. 汪磊,尤可.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10)
[2]2型糖尿病从瘀血论治的理论探析[J]. 王娟,常柏. 天津中医药. 2017(08)
[3]消渴病瘀热证理论探讨[J]. 王仁和,石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4)
[4]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J]. 杨玉青.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7(02)
[5]高血压病病性证素与年龄、肥胖及血脂的关系探析[J]. 高红勤,徐丹,张志巧,陈后勤,高甜甜,陈晓燕,郭艳,邵晔,唐安,龚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17)
[6]从“脾损为本,湿浊为标”的角度论消渴病[J]. 赵润栓,刘欢. 环球中医药. 2015(12)
[7]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J]. 谭元生,黄露.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11)
[8]代谢综合征中医证素与血脂、BMI、腰臀比及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 韩振翔,祁丽丽,徐文彬,蔡伟青,周宇豪,宋红普,黄静怡,张慧琰. 辽宁中医杂志. 2015(06)
[9]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方案分析[J]. 朱超,于锋,邵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1)
[10]邓铁涛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 李南夷,李艺.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05)
博士论文
[1]2型糖尿病(消渴)从“脾”论治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D]. 孙颖.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2]高血压病外治疗法的古今文献研究[D]. 于慧.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3]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D]. 王薇.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4]王裕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眩晕证治规律研究[D]. 李宝玲.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5]我国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 胡东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
[6]2型糖尿病(消渴)证候规范与证素特征的研究[D]. 汪艳娟.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高血压与随机血糖、年龄、性别间的相关性研究[D]. 李秀诗.南方医科大学 2017
[2]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D]. 雷俊.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3]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素及辨证分型的研究[D]. 皮微平.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4]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调查[D]. 罗贞.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5]2型糖尿病并发髙血压的危险因素的临床回顾性研究及中医证型分布[D]. 丁康钰.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6]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证素及中医易患因素分析[D]. 杨振锋.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4
[7]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D]. 李婧.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
[8]糖尿病瘀热证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D]. 朱成晟.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9]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 薛小金.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10]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D]. 黎慧.宁夏医科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51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513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