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温肾安更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12:42
目的:本课题将自拟温肾安更汤治疗治疗组和苁蓉益肾颗粒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证)方面的临床疗效,以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诊疗方药,并且做出相应的客观化评价。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证)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共脱落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以自拟温肾安更汤与对照组苁蓉益肾颗粒进行对照,在相同治疗次数的情况下,连续治疗42天后,按本方案治疗期间,不能加服其它药物,将全部患者治疗前后主症及次症评分记录下来,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在改善绝经前后诸证女性临床症状以及对性激素水平变化的情况,将两组结果作出比较,并探讨自拟温肾安更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结果:治疗组(温肾安更汤加减)共34例,痊愈14例,占41.18%,显效10例,占29.41%,有效6例,占17.65%,无效4例,占11.76%,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苁蓉益肾颗粒)共34例,痊愈9例,占26.47%,显效9例,占26.47%,有效11例,占32.35%,无效5例,占14.71%...
【文章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西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中医治疗进展
4.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试验研究
1.临床资料与标准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评定表
1.5 病情分级标准
2.试验方案设计及分析
2.1 观测指标
2.1.1 疗效性观测
2.1.2 安全性观测
3.疗效判定标准
4.统计方法
5.试验结果分析
5.1 治疗前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
5.1.1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分布的比较
5.1.2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
5.2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分析比较
5.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5.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疗效比较
5.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积分比较
5.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单项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5.2.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H总积分疗效比较
5.2.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SH总积分疗效比较
5.3 安全性比较
5.4 随访观察
典型病例
讨论
1.中医理论依据
2.西医理论依据
3.组方依据及药理研究
3.1 中药当代药理分析
4.结果分析
5.存在问题与展望
6.观察及体会
结论
本文创新点
1.顺应时代发展
2.内容新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淑玲教授运用二仙汤验案6则[J]. 杜立建. 河北中医. 2016(08)
[2]刁军成运用乌梅丸治疗绝经综合征验案1则[J]. 夏莉莉,刁军成. 江西中医药. 2016(06)
[3]艾灸配合药物治疗妇女更年期水肿的临床分析[J]. 庞智文.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02)
[4]耳穴贴压配合情志护理治疗更年期失眠症[J]. 朱绚丽,丁玉琴,杨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5]茯苓及其化学拆分组分学习记忆及镇静催眠的性味药理学研究[J]. 徐煜彬,徐志立,李明玉,窦德强. 中草药. 2014(11)
[6]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红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2)
[7]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临床研究[J]. 张晓玲,付善萍,彭春林,张慧玲. 中国妇幼保健. 2013(26)
[8]坤宝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李晔,周明芳,王君伟.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8)
[9]二仙汤加味治疗绝经前后诸症30例临床观察[J]. 刘倩妮,张钰,朱名宸. 湖南中医杂志. 2013(07)
[10]回回药方五真汤加减治疗82例围绝期妇女疗效分析[J]. 杜小利. 四川中医. 2013(03)
博士论文
[1]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D]. 魏敏.南方医科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D]. 孙巧玲.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78117
【文章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西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中医治疗进展
4.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试验研究
1.临床资料与标准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评定表
1.5 病情分级标准
2.试验方案设计及分析
2.1 观测指标
2.1.1 疗效性观测
2.1.2 安全性观测
3.疗效判定标准
4.统计方法
5.试验结果分析
5.1 治疗前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
5.1.1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分布的比较
5.1.2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
5.2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分析比较
5.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5.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疗效比较
5.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积分比较
5.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单项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5.2.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H总积分疗效比较
5.2.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SH总积分疗效比较
5.3 安全性比较
5.4 随访观察
典型病例
讨论
1.中医理论依据
2.西医理论依据
3.组方依据及药理研究
3.1 中药当代药理分析
4.结果分析
5.存在问题与展望
6.观察及体会
结论
本文创新点
1.顺应时代发展
2.内容新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淑玲教授运用二仙汤验案6则[J]. 杜立建. 河北中医. 2016(08)
[2]刁军成运用乌梅丸治疗绝经综合征验案1则[J]. 夏莉莉,刁军成. 江西中医药. 2016(06)
[3]艾灸配合药物治疗妇女更年期水肿的临床分析[J]. 庞智文.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02)
[4]耳穴贴压配合情志护理治疗更年期失眠症[J]. 朱绚丽,丁玉琴,杨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5]茯苓及其化学拆分组分学习记忆及镇静催眠的性味药理学研究[J]. 徐煜彬,徐志立,李明玉,窦德强. 中草药. 2014(11)
[6]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红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2)
[7]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临床研究[J]. 张晓玲,付善萍,彭春林,张慧玲. 中国妇幼保健. 2013(26)
[8]坤宝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李晔,周明芳,王君伟.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8)
[9]二仙汤加味治疗绝经前后诸症30例临床观察[J]. 刘倩妮,张钰,朱名宸. 湖南中医杂志. 2013(07)
[10]回回药方五真汤加减治疗82例围绝期妇女疗效分析[J]. 杜小利. 四川中医. 2013(03)
博士论文
[1]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D]. 魏敏.南方医科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D]. 孙巧玲.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78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781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