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痰郁”从脾论治
发布时间:2021-07-22 05:20
朱丹溪重视痰郁致病,指出"百病皆痰",同时注重顾护脾胃,提出治痰当"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该文主要从脾胃观的角度出发阐释痰郁是因人体脾胃"传化失常"所形成的痰饮郁结于体内而发生的病理变化,试述食郁、湿郁、气郁可通过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及气机升降导致痰郁形成,并可通过健脾燥湿、健脾理气、健脾清胃的方法达到治疗痰郁的目的。
【文章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2020,38(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痰郁的概念
痰郁的形成
1.气郁乘脾致痰郁
2.食郁碍脾致痰郁
3.湿郁困脾致痰郁
痰郁所致诸证
1.痰郁于脾,中焦病生
2.痰郁随气,致病广泛
痰郁从脾论治
1.健脾燥湿以消痰
2.健脾理气以化痰
3.健脾和胃以清痰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元时期对癥瘕病证的认识[J]. 卓鹏伟. 中医文献杂志. 2017(05)
[2]《丹溪心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分析[J]. 宋亚南,邓艳芳,屈乐,蒋燕. 中医杂志. 2015(09)
[3]《丹溪心法》治痰理论探析[J]. 邓艳芳,宋亚南,屈乐,蒋燕. 河南中医. 2014(12)
[4]试论朱丹溪辨证论治之脾胃观[J]. 陈正,谭翔文,李海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12)
本文编号:3296522
【文章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2020,38(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痰郁的概念
痰郁的形成
1.气郁乘脾致痰郁
2.食郁碍脾致痰郁
3.湿郁困脾致痰郁
痰郁所致诸证
1.痰郁于脾,中焦病生
2.痰郁随气,致病广泛
痰郁从脾论治
1.健脾燥湿以消痰
2.健脾理气以化痰
3.健脾和胃以清痰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元时期对癥瘕病证的认识[J]. 卓鹏伟. 中医文献杂志. 2017(05)
[2]《丹溪心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分析[J]. 宋亚南,邓艳芳,屈乐,蒋燕. 中医杂志. 2015(09)
[3]《丹溪心法》治痰理论探析[J]. 邓艳芳,宋亚南,屈乐,蒋燕. 河南中医. 2014(12)
[4]试论朱丹溪辨证论治之脾胃观[J]. 陈正,谭翔文,李海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12)
本文编号:3296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965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