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瘀滞胞宫”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7-29 08:42
目的:对比针刺结合热敏灸与单纯肌肉注射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瘀滞胞宫”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效果,探讨针刺结合热敏灸是否对“瘀滞胞宫”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具有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瘀滞胞宫”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通过经阴道彩超监测,当患者卵泡成熟(卵泡平均直径达≥l8mm)即开始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热敏灸的方法治疗,选穴为:子宫、关元、中极、血海、地机,上、下午各一次,共针刺两次,每次30分钟,同时配合腹部热敏点灸疗3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共灸两次。对照组采用单纯肌肉注射HCG 10000单位1次。根据经阴道彩超监测结果,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卵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增长情况,随访当月妊娠情况。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排卵情况比较:治疗组排卵率76.67%,对照组排卵率50.00%,两组排卵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说明治疗组的排卵率优于对照组;2.子宫内膜厚度情况比较:①治疗前子宫内膜平均厚度比较,...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LUFS的认识
1.1 LUFS的研究概述
1.2 发病机制
1.3 西医对LUFS的治疗
2 中医对LUFS的认识
2.1 相关记载
2.2 中医病因病机
2.3 LUFS与脾、肾、冲、任脉的关系
2.4 中医对LUFS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分组方法
2.3 实验设计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指标
3.2 疗效观察指标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5.2 疗效结果分析
5.3 安全性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 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瘀滞胞宫”型LUFS的治疗思路
2 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瘀滞胞宫”型LUFS的特点分析
2.1 穴位的选择依据
2.2 热敏灸的选择依据
2.3 热敏点出现、分布情况讨论
2.4 针刺结合热敏灸综合治疗的优势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排卵疗效分析
3.3 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及子宫内膜增长厚度分析
3.4 妊娠疗效分析
3.5 等级评价疗效分析
4 关于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4.1 治疗时间问题
4.2 病例来源问题
4.3 客观观察指标较单一
4.4 课题研究难点
4.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技术路线图
知情同意书
简易随机数字表
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热敏灸技术对针灸临床的启示——动态把握腧穴状态、按需施治是针灸临床起效的关键[J]. 焦琳,迟振海,陈日新. 中国针灸. 2019(01)
[2]火针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临床疗效评价[J]. 陶维,张彩荣,朱维娜,张艳,赵薇,董灿,曹圣君. 上海针灸杂志. 2018(10)
[3]单纯针刺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新进展[J]. 武明霞,鲁海,张春红. 西部中医药. 2018(04)
[4]热敏灸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J]. 肖艳平,张娟. 中医临床研究. 2018(04)
[5]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J]. 李彬,罗海霞. 世界中医药. 2017(10)
[6]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中的应用[J]. 胡英,李娟,符免艾,邹晖. 中国性科学. 2017(07)
[7]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中医治疗进展[J]. 范迎迎,黄梅花.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03)
[8]激发热敏灸感的几种方式[J]. 高晓燕,欧阳希林,罗康,迟振海,焦琳. 中医杂志. 2017(07)
[9]张迎春教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经验总结[J]. 黄碧琴,何家振,张花,张夏维,张迎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0)
[10]四物汤合交泰丸联合温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王晓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0)
本文编号:3309005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LUFS的认识
1.1 LUFS的研究概述
1.2 发病机制
1.3 西医对LUFS的治疗
2 中医对LUFS的认识
2.1 相关记载
2.2 中医病因病机
2.3 LUFS与脾、肾、冲、任脉的关系
2.4 中医对LUFS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分组方法
2.3 实验设计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指标
3.2 疗效观察指标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5.2 疗效结果分析
5.3 安全性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 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瘀滞胞宫”型LUFS的治疗思路
2 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瘀滞胞宫”型LUFS的特点分析
2.1 穴位的选择依据
2.2 热敏灸的选择依据
2.3 热敏点出现、分布情况讨论
2.4 针刺结合热敏灸综合治疗的优势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排卵疗效分析
3.3 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及子宫内膜增长厚度分析
3.4 妊娠疗效分析
3.5 等级评价疗效分析
4 关于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4.1 治疗时间问题
4.2 病例来源问题
4.3 客观观察指标较单一
4.4 课题研究难点
4.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技术路线图
知情同意书
简易随机数字表
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热敏灸技术对针灸临床的启示——动态把握腧穴状态、按需施治是针灸临床起效的关键[J]. 焦琳,迟振海,陈日新. 中国针灸. 2019(01)
[2]火针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临床疗效评价[J]. 陶维,张彩荣,朱维娜,张艳,赵薇,董灿,曹圣君. 上海针灸杂志. 2018(10)
[3]单纯针刺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新进展[J]. 武明霞,鲁海,张春红. 西部中医药. 2018(04)
[4]热敏灸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J]. 肖艳平,张娟. 中医临床研究. 2018(04)
[5]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J]. 李彬,罗海霞. 世界中医药. 2017(10)
[6]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中的应用[J]. 胡英,李娟,符免艾,邹晖. 中国性科学. 2017(07)
[7]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中医治疗进展[J]. 范迎迎,黄梅花.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03)
[8]激发热敏灸感的几种方式[J]. 高晓燕,欧阳希林,罗康,迟振海,焦琳. 中医杂志. 2017(07)
[9]张迎春教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经验总结[J]. 黄碧琴,何家振,张花,张夏维,张迎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0)
[10]四物汤合交泰丸联合温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王晓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0)
本文编号:3309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3090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