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参苓白术散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21-11-13 00:15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结合穴位贴敷对脾虚型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脾虚型小儿泄泻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临床治疗效果,肠道菌群变化,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22%(51/53)]明显高于对照组[88.68%(47/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大便中肠球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加,酵母真菌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D4+、CD8+水平...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5(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2. 1 西医诊断标准
            1.1.2. 2 中医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2.2. 1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
            1.2.2. 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
            1.2.2. 3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进行分析
            1.2.2. 4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
        1.2.3 疗效判定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5 安全性分析
3 结论



本文编号:3491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491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9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