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血脂异常证候演变规律及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1:10

  本文关键词:血脂异常证候演变规律及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析血脂异常证候、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标的分布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分析血脂异常中医常见治则及其相应古方用药,研究血脂异常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并结合导师临床经验,形成治疗血脂异常有效复方(化浊调脂颗粒),研究其对血脂异常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1检索197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家知网(CNKI)发表文献,对文献中关于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通过较系统分析古代文献,探讨血脂异常中医常见治则及古方治疗。3检索国家专利数据库中1985年9月至2014年3月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中药物提取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熵方法分析中药复方专利药物间的配伍规律。4将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10)与高脂组(n=74),其中正常组大鼠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大鼠予特殊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测定血清中TC、TG、HDL-C、LDL-C含量,统计分析2组大鼠血脂水平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在血脂异常大鼠模型成立的基础上,将高脂组大鼠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高脂对照组(B组,n=10)、普伐他汀组(C组,n=10)、血脂康组(D组,n=10)、化浊调脂1号方高剂量组(E1组,n=11)、化浊调脂1号方中剂量组(E2组,n=11)、化浊调脂1号方低剂量组(E3组,n=11)、化浊调脂2号方中剂量组(F组,n=11),从第5周起正常组大鼠继续予普通饲料喂养,余皆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予各组大鼠灌胃,连续给药8周,实验第12周末取材,测量大鼠体重、肝重、腹围、体长,血清中TC、TG、HDL-C、LDL-C、AST、 ALT、APN、LEP含量及肝脏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纳入文献93篇,总病例数23270例,血脂异常常见证候有痰浊阻滞、气滞血瘀、阴虚阳亢、肝肾阴虚等,常见证候要素有痰浊、阴虚、血瘀、气虚、气滞等,相关证候要素靶标有脾、肾、肝、心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脂异常患者虚证逐渐减少,而实证逐渐增多;如:①气阴两虚证从整体观察呈下降趋势,1986-1995年、1996-2005年、2006-2015年该证候所占百分比(1.40%、6.38%、3.23%)明显低于1975-1985年(23.52%),②痰浊阻滞证则呈上升趋势(1975-1985年:7.47%、1986-1995年:38.36%、1996-2005年:18.90%、2006-2015年:21.75%);证候要素血瘀在近40年动态演变过程中所占百分比波动不大(21.82%-26.71%):血脂异常患者主要证候要素靶标由肝(71.43%→35.26%)、肾(68.13%→41.82%)转向脾(33.85%→60.39%)。2血脂异常中医治则及古方用药:清热化痰法(小陷胸汤)、温阳化饮法(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清热利湿法(葛根黄芩黄连汤合茵陈五苓散)、益气化湿法(防己黄芪汤)、运脾化浊法(枳术丸)、消积化食法(保和丸)、清热活血法(栀子大黄汤)、清肝利胆法(大柴胡汤)、温肾利水法(肾气丸)。3提取出治疗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中最常见的单药有:山楂109(44.86%)等;最常见的对药有:山楂-丹参53(21.81%)等;最常见的角药有:山楂-决明子-何首乌25(10.29%)等;基于关联规则发现常见药物组合有:夏枯草-丹参(0.833),大黄、泽泻-何首乌(1.000),丹参、决明子、泽泻-何首乌(0.929)等:基于复杂网络发现的核心药物有:丹参、山楂等;通过熵方法提取出的新方组合有:白术、甘草、柏子仁、防己;陈皮、茯苓、薏苡仁、半夏等。4①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化浊调脂1号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LDL-C含量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0);化浊调脂1号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C、LDL-C含量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2);化浊调脂1号方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C含量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化浊调脂2号方组大鼠血清TC、LDL-C含量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27)。中药给药组对其余血脂指标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化浊调脂1号方高剂量组大鼠AS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其余各药物干预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血清中ALT、AS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化浊调脂1号方高剂量组、化浊调脂1号方中剂量组、化浊调脂2号方组大鼠血浆APN含量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10,0.016);化浊调脂1号方低剂量组大鼠血浆APN含量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各中药给药组大鼠血浆LEP含量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肝脏病理学切片发现:中药给药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肝细胞脂肪样变程度降低,点状坏死灶数量减少。其中化浊调脂1号方高剂量组肝细胞脂肪样变程度轻于化浊调脂1号方中剂量组、化浊调脂2号方中剂量组,化浊调脂1号方中剂量组、化浊调脂2号方中剂量组肝细胞脂肪样变程度轻于化浊调脂1号方低剂量组。结论1血脂异常实证逐渐增多,近10年证候以痰浊阻滞、气滞血瘀为主,证候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证候要素靶标以脾为多;虚证逐渐减少,近10年以气虚为主。2血脂异常的中医治则主要体现在补虚与泻实两方面,其中运脾化浊法是血脂异常的重要治则之一,其对应的古方为枳术丸加减。3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是有配伍规律可循的,提示治疗血脂异常用药时可从以下6方面着手:①单味药应优先选择:山楂等;②对药应优先选择:山楂、丹参等;③角药应优先选择:山楂、决明子、何首乌等;④注重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关联度高的药物组合应优先选择:夏枯草、丹参;大黄、泽泻、何首乌等;⑤以核心治法为主体,运用核心药物,适当配伍:如消食泻浊法,核心药物为山楂,可适量配伍丹参等;⑥应用新方:白术、甘草、柏子仁、防己等。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及导师临床经验,形成化浊调脂方(运脾化浊法),主要药味有枳实、白术、荷叶、萆參、山楂、丹参、虎杖、五谷虫。4①运脾化浊法可调节血脂异常大鼠血脂水平,主要降低血清TC、LDL-C含量。②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血清中ALT、AST含量无明显影响,用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中化浊调脂1号高剂量方可能对大鼠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③运脾化浊法可升高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而对瘦素水平无明显影响。④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化浊调脂1号高剂量方对肝脏病理形态的改善最明显。
【关键词】:血脂异常 证候演变 治则 配伍规律 运脾化浊法 分子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目录】:
  • 摘要7-10
  • Abstract10-14
  • 英文缩略语14-15
  • 前言15-16
  • 一 综述: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及思考16-22
  • 1 血脂异常病因病机探析16-17
  • 2 治疗血脂异常常用中药17
  • 3 治疗血脂异常常用方剂17-18
  • 4 治疗血脂异常常用中成药18-19
  • 5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思考19
  • 参考文献19-22
  • 二 文献研究22-48
  • 研究一 近40年血脂异常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22-34
  • 1 资料与方法22-23
  • 1.1 纳入标准22
  • 1.2 排除标准22
  • 1.3 检索策略22
  • 1.4 证候名称的规范22-23
  • 1.5 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23
  • 1.6 研究时段的划分23
  • 1.7 统计学方法23
  • 2 结果23-32
  • 2.1 一般资料23-24
  • 2.2 中医证候统计24
  • 2.3 中医证候要素统计24-25
  • 2.4 中医证候要素靶位统计25
  • 2.5 不同时期中医证候分布25-28
  • 2.6 不同时期中医证候要素分布28-30
  • 2.7 不同时期中医证候要素靶位分布30-32
  • 3 讨论32-34
  • 研究二 血脂异常中医治则的研究34-39
  • 1 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探析34
  • 2 古方辨证论治血脂异常九法34-38
  • 2.1 清热化痰法——小陷胸汤34
  • 2.2 温阳化饮法——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34-35
  • 2.3 清热利湿法——葛根黄芩黄连汤合茵陈五苓散35
  • 2.4 益气化湿法——防己黄芪汤35-36
  • 2.5 运脾化浊法——枳术丸36
  • 2.6 消积化食法——保和丸36
  • 2.7 清热活血法——栀子大黄汤36-37
  • 2.8 清肝利胆法——大柴胡汤37
  • 2.9 温肾利水法——肾气丸37-38
  • 3 讨论38-39
  • 研究三 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配伍规律的研究39-48
  • 1 资料与方法39-40
  • 1.1 纳入标准39
  • 1.2 排除标准39
  • 1.3 文献检索与录入方法39
  • 1.4 数据分析39-40
  • 1.5 一般资料40
  • 2 结果40-45
  • 2.1 治疗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中最常见单药40
  • 2.2 治疗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中最常见对药40-41
  • 2.3 治疗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中最常见角药41
  • 2.4 基于关联规则规律的治疗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的配伍规律分析41-42
  • 2.5 基于复杂网络的治疗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的配伍规律的研究分析42-43
  • 2.6 基于熵方法的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核心组合及新方提取的研究分析43-45
  • 3 讨论45-48
  • 三 运脾化浊法治疗血脂异常机制的研究48-64
  • 研究一 Wistar大鼠血脂异常模型的建立48-50
  • 1 实验材料48
  • 1.1 实验动物48
  • 1.2 动物饲料48
  • 2 实验方法48-49
  • 2.1 实验分组与造模48-49
  • 2.2 一般情况观察49
  • 2.3 统计分析49
  • 2.4 血脂异常大鼠模型成立的判断标准49
  • 3 实验结果49
  • 4 实验结论49-50
  • 研究二 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50-64
  • 1 实验材料50-51
  • 1.1 实验给药50
  • 1.2 主要试剂50-51
  • 1.3 主要仪器51
  • 2 实验方法51-53
  • 2.1 动物分组51
  • 2.2 实验中药复方制作51-52
  • 2.3 实验干预52-53
  • 2.4 测量指标53
  • 2.5 统计方法53
  • 3 实验结果53-61
  • 3.1 一般情况53-56
  • 3.2 血脂四项56-58
  • 3.3 肝功能58-59
  • 3.4 脂肪细胞因子59-60
  • 3.5 肝脏组织60-61
  • 4 讨论61-64
  • 4.1 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61-62
  • 4.2 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62
  • 4.3 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肝功能的影响62
  • 4.4 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62-63
  • 4.5 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肝脏组织的影响63-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168-69
  • 附录269-70
  • 致谢70-71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娣;时文婷;龚彩虹;;化浊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08期

2 张风霞;张铭;孙西庆;王新陆;;化浊行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40例[J];河南中医;2013年11期

3 赵伟;;常用解毒化浊中药刍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4 张鹏;王中琳;;化浊行血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1期

5 陈台珍;韩向前;;通窍化浊汤治疗眩晕证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31期

6 乔晓林;黄志华;;培土化浊敛疮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07期

7 刘昌尧;化浊调中法治疗慢性发热[J];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10期

8 厉秀云;贾杰;;疏肝化浊法治疗梗塞性痴呆60例[J];四川中医;2007年05期

9 侯宗德;化浊保肾方配合激素治疗重症高血脂型肾病综合征31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05期

10 李瑞东;;化浊消溃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50例[J];河北中医;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永利;;化浊合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康学东;余臣祖;朱瑾;杨维杰;王苑铭;安小平;;化浊颗粒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兴臣;宗寿健;李霞;胡晓洁;仉烈炜;王亚晗;王潇永;;化浊行血汤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4 王新陆;;化浊法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张世龙;;益天化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6 钱金花;王彦刚;;解毒化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3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建光;;补肾化浊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袁涛;;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降脂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铭;高松占;蔡甄波;;补肾化浊通瘀法治疗少弱精症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庄慧魁;王兴臣;;化浊降脂合剂对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新陆;化浊法在皮肤病中的运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吴深涛:化浊解毒对抗糖尿病高血糖的毒性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化浊法在皮肤病中的运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河北省中医院 周文平;解毒化浊 阻断癌变[N];健康报;2009年

5 北京中医药大学 邢恩龙;温阳化浊疗厌食[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6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朱维平 山东青岛海慈医疗集团 赵云升 张茂全;清肝化浊医痛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陈凌燕;春季进补有讲究[N];家庭医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斌胜;化浊行血兼以温阳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晋铭;基于治未病思想从血浊立论观察化浊行血汤对LDL-C水平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潇永;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尹湘君;血脂异常证候演变规律及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隋歌川;化浊祛湿方通过SREBP-2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郑陇军;化浊解毒消溃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尹倚艰;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7 高明;双红化浊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白兔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李如梅;理气化浊胶囊调节血糖作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靳红燕;化浊解毒软肝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D];河北大学;2013年

10 王亚名;化浊祛瘀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痰浊夹瘀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血脂异常证候演变规律及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51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7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