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治方”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运用及其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14 11:43
在和瘟疫进行斗争的历史中,中医一直有"大锅熬药"使用"通治方"的传统,以"通治方"防治瘟疫不仅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更深刻地体现了"辨病论治"结合"辨证论治"这一瘟疫防治模式的科学内涵。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以"寒湿疫方(武汉抗疫方)"及"清肺排毒汤"等为代表的一批当代抗疫"通治方"既运用于治疗,也适宜预防,覆盖人群数量大,临床疗效显著,成为中医药介入抗疫工作的利器。新冠肺炎防治中使用的"通治方"不仅保留了传统"通治方"抗疫的精髓,更在立法组方、药物剂型、发药形式、用药指导、药效研究等领域均有创新,体现出对"通治方"抗疫的发展。本文从瘟疫概述、"辨病论治"结合"辨证论治"的瘟疫诊疗模式、"通治方"抗疫理论基础、"通治方"运用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探索在现代科技背景下运用"通治方"的重要价值及策略路径,助力今后面对新发突发大规模瘟疫时中医药抗疫工作的深入开展。
【文章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2020,29(1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中医对瘟疫的基本认识
1.1 瘟疫的概念
1.2 瘟疫的病因
1.3 瘟疫的致病特点
1.3.1 传染流行性强
1.3.2 发病急传变快
1.3.3 病状表现相似
1.3.4 危重死亡多发
2 瘟疫防治须“辨病论治”结合“辨证论治”
2.1“辨病论治”是瘟疫防治的主要模式
2.2“辨证论治”是瘟疫防治的必要补充
3“通治方”的概念及其抗疫理论基础
3.1“通治方”的概念
3.2“通治方”抗疫的理论基础
3.2.1“通治方”主治瘟疫核心病证
3.2.2“通治方”是实现“辨病论治”的基本途径
3.2.3“通治方”加减法是结合“辨证论治”的有效方式
3.2.4历代抗击瘟疫“通治方”示例
4 运用“通治方”防治新冠肺炎的创新与发展
4.1 组方立足“调态为主、态靶结合”
4.2 介入时机早、覆盖人群广
4.3 发放形式落地有效
4.4 药物剂型便捷易制
4.5 基于网络智能管理
4.6 疗效精准评价科学
5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 仝小林,李修洋,赵林华,李青伟,杨映映,林轶群,丁齐又,雷烨,王强,宋斌,刘文科,沈仕伟,朱向东,黄飞剑,周毅德. 中医杂志. 2020(06)
[2]中医在瘟疫防治中的作用[J]. 李慧,李闻涓,侯宁宁,陈颖,罗兴洪.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02)
[3]中医迈向精准时代的思考[J]. 仝小林,何莉莎,赵林华. 中医杂志. 2016(20)
[4]仝小林“十字架”诊病处方浅析[J]. 杨帆,田佳星,何丽莎. 山东中医杂志. 2016(09)
[5]通治方与通用方的名实考辨[J]. 么元超,王庆夷,谢鸣. 中医杂志. 2015(09)
[6]瘟疫防治及其文献研究[J]. 刘军. 吉林中医药. 2009(09)
[7]辨特定病种与辨证候要素相结合创新瘟疫理论[J]. 张志斌,王永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7)
[8]从中医药防治瘟疫的历史贡献来看其对“非典”防治的优势与作用[J].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3(02)
[9]有关辨证论治和专病通治方的思考[J]. 陶晓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04)
[10]浅谈辨病论治、辨证论治、通治方相关应用[J]. 钟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01)
本文编号:3588445
【文章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2020,29(1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中医对瘟疫的基本认识
1.1 瘟疫的概念
1.2 瘟疫的病因
1.3 瘟疫的致病特点
1.3.1 传染流行性强
1.3.2 发病急传变快
1.3.3 病状表现相似
1.3.4 危重死亡多发
2 瘟疫防治须“辨病论治”结合“辨证论治”
2.1“辨病论治”是瘟疫防治的主要模式
2.2“辨证论治”是瘟疫防治的必要补充
3“通治方”的概念及其抗疫理论基础
3.1“通治方”的概念
3.2“通治方”抗疫的理论基础
3.2.1“通治方”主治瘟疫核心病证
3.2.2“通治方”是实现“辨病论治”的基本途径
3.2.3“通治方”加减法是结合“辨证论治”的有效方式
3.2.4历代抗击瘟疫“通治方”示例
4 运用“通治方”防治新冠肺炎的创新与发展
4.1 组方立足“调态为主、态靶结合”
4.2 介入时机早、覆盖人群广
4.3 发放形式落地有效
4.4 药物剂型便捷易制
4.5 基于网络智能管理
4.6 疗效精准评价科学
5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 仝小林,李修洋,赵林华,李青伟,杨映映,林轶群,丁齐又,雷烨,王强,宋斌,刘文科,沈仕伟,朱向东,黄飞剑,周毅德. 中医杂志. 2020(06)
[2]中医在瘟疫防治中的作用[J]. 李慧,李闻涓,侯宁宁,陈颖,罗兴洪.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02)
[3]中医迈向精准时代的思考[J]. 仝小林,何莉莎,赵林华. 中医杂志. 2016(20)
[4]仝小林“十字架”诊病处方浅析[J]. 杨帆,田佳星,何丽莎. 山东中医杂志. 2016(09)
[5]通治方与通用方的名实考辨[J]. 么元超,王庆夷,谢鸣. 中医杂志. 2015(09)
[6]瘟疫防治及其文献研究[J]. 刘军. 吉林中医药. 2009(09)
[7]辨特定病种与辨证候要素相结合创新瘟疫理论[J]. 张志斌,王永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7)
[8]从中医药防治瘟疫的历史贡献来看其对“非典”防治的优势与作用[J].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3(02)
[9]有关辨证论治和专病通治方的思考[J]. 陶晓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04)
[10]浅谈辨病论治、辨证论治、通治方相关应用[J]. 钟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01)
本文编号:3588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5884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