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法对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的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22-04-27 19:57
通过对近10年有关肠道菌群与健脾祛湿类方药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中医健脾祛湿法可有效扶助肠道有益菌,抑制致病菌,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度与多样性,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环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肠道菌群结构分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J]. 孙琳,黎军,兰莉莉,李小安. 生命的化学. 2019(06)
[2]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痰湿质受试者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丰度[J]. 景彩,肖宁,张昕,于慧娟,张昌云,曲一诺,臧晓明,母晓艺,谭奇纹. 中医杂志. 2019(23)
[3]与医学相关的营养与代谢方面的新概念[J]. 杜国光,顾文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9(10)
[4]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中医从肝脾论治癫痫研究进展[J]. 施茜馨,马融,张喜莲,李瑞本,张馨心,李傲雪.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0)
[5]肠道菌群调控对药动学特征的影响[J]. 常瑞蕊,陈卫东,周婷婷. 中国药学杂志. 2019(15)
[6]肠道菌群与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 房景梅,王启隆,李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06)
[7]肠道菌群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J]. 焦禹豪,陈蓓迪,张烜. 协和医学杂志. 2019(03)
[8]帕金森病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J]. 张天清,李小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04)
[9]基于肝-肠轴探讨“实脾法”治疗肝癌的科学内涵[J]. 薛姣,王雄文,卢燊,严倩. 中医杂志. 2019(07)
[10]16S 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 龚梦鹃,李春苑,巫圣乾,王淑美,梁生旺,邹忠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9(04)
硕士论文
[1]不同中医证型的中重度痤疮和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 习婧.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49077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肠道菌群结构分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J]. 孙琳,黎军,兰莉莉,李小安. 生命的化学. 2019(06)
[2]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痰湿质受试者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丰度[J]. 景彩,肖宁,张昕,于慧娟,张昌云,曲一诺,臧晓明,母晓艺,谭奇纹. 中医杂志. 2019(23)
[3]与医学相关的营养与代谢方面的新概念[J]. 杜国光,顾文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9(10)
[4]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中医从肝脾论治癫痫研究进展[J]. 施茜馨,马融,张喜莲,李瑞本,张馨心,李傲雪.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0)
[5]肠道菌群调控对药动学特征的影响[J]. 常瑞蕊,陈卫东,周婷婷. 中国药学杂志. 2019(15)
[6]肠道菌群与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 房景梅,王启隆,李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06)
[7]肠道菌群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J]. 焦禹豪,陈蓓迪,张烜. 协和医学杂志. 2019(03)
[8]帕金森病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J]. 张天清,李小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04)
[9]基于肝-肠轴探讨“实脾法”治疗肝癌的科学内涵[J]. 薛姣,王雄文,卢燊,严倩. 中医杂志. 2019(07)
[10]16S 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 龚梦鹃,李春苑,巫圣乾,王淑美,梁生旺,邹忠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9(04)
硕士论文
[1]不同中医证型的中重度痤疮和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 习婧.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49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490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