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剂因证施量相关策略探讨缺血性脑损伤的中医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3 17:12
缺血性脑损伤作为全世界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往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方剂因证施量相关策略的指导,临床防治研究缺血性脑损伤获得了较为系统有效的诊疗方案,且在中医方药临床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针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和总结,从"随症施量"和"因人施量"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中医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疾病临床研究的新发现及新成果,旨在为今后开展该疾病的相关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思路与研究方法。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中医对缺血性脑损伤的认识
2 因证施量策略
2.1 基于随症施量策略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疾病
2.1.1 气虚血瘀证
2.1.2 痰热腑实证
2.1.3 风痰上扰证
2.1.4 痰瘀阻络证
2.1.5 阴虚风动证
2.2 基于因人施量策略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疾病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J]. 刘强,代金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36)
[2]基于近30年临床医案探析半夏白术天麻汤证治规律[J]. 李冉,付春梅,周冉冉,高明慧,李伊然,陶晓华. 现代中医临床. 2019(06)
[3]补阳还五汤的研究现状及其新药创制关键技术[J]. 肖美凤,刘金玲,杨岩涛,刘文龙,周逸群,贺福元,邓凯文. 中草药. 2018(07)
[4]基于脑肠互动探讨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J]. 李建香,过伟峰,傅淑平,袁梦果,刘云芳,顾恒. 中医杂志. 2018(04)
[5]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J]. 郑武. 中医学报. 2017(12)
[6]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风痰瘀阻型疗效观察[J]. 毛艳红,赵桂荣. 陕西中医. 2017(06)
[7]脑梗死患者应用滋阴潜阳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初评[J]. 张俊峰. 光明中医. 2017(05)
[8]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280例的临床疗效探究[J]. 李抗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7)
[9]基于中风病各期用药规律的证候动态变化规律分析[J]. 张冬梅,冷向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5)
[10]头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0)
博士论文
[1]基于中医文献的中风病研究[D]. 李红香.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通腑化痰泄热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临床观察[D]. 林玲.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
[2]化痰通络法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血清hs-CRP、Hcy浓度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D]. 陈茂玲.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3]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陈家洛.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553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中医对缺血性脑损伤的认识
2 因证施量策略
2.1 基于随症施量策略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疾病
2.1.1 气虚血瘀证
2.1.2 痰热腑实证
2.1.3 风痰上扰证
2.1.4 痰瘀阻络证
2.1.5 阴虚风动证
2.2 基于因人施量策略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疾病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J]. 刘强,代金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36)
[2]基于近30年临床医案探析半夏白术天麻汤证治规律[J]. 李冉,付春梅,周冉冉,高明慧,李伊然,陶晓华. 现代中医临床. 2019(06)
[3]补阳还五汤的研究现状及其新药创制关键技术[J]. 肖美凤,刘金玲,杨岩涛,刘文龙,周逸群,贺福元,邓凯文. 中草药. 2018(07)
[4]基于脑肠互动探讨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J]. 李建香,过伟峰,傅淑平,袁梦果,刘云芳,顾恒. 中医杂志. 2018(04)
[5]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J]. 郑武. 中医学报. 2017(12)
[6]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风痰瘀阻型疗效观察[J]. 毛艳红,赵桂荣. 陕西中医. 2017(06)
[7]脑梗死患者应用滋阴潜阳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初评[J]. 张俊峰. 光明中医. 2017(05)
[8]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280例的临床疗效探究[J]. 李抗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7)
[9]基于中风病各期用药规律的证候动态变化规律分析[J]. 张冬梅,冷向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5)
[10]头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0)
博士论文
[1]基于中医文献的中风病研究[D]. 李红香.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通腑化痰泄热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临床观察[D]. 林玲.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
[2]化痰通络法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血清hs-CRP、Hcy浓度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D]. 陈茂玲.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3]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陈家洛.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55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553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