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经穴位埋线对胃食管反流病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11 12:36
目的:观察督脉经穴位埋线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其调节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表将60例GERD患者随机编号,分为埋线组、西药组,每组患者30例。埋线组采用督脉经阳性反应点埋线,西药组予服用兰索拉唑片治疗。西药组每日按需口服1-2片,15-30mg。埋线组治疗取穴:督脉背段压痛反应点,大椎,百会。每隔2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以GerdQ(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HRQL(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为效应指标,评价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症状评分、精神心理状态的差异性。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GerdQ、HRQL量表积分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对GERD患者症状、生活质量改善均有效;2.埋线组与西药组SAS、SDS积分均有下降,但前者积分明显低于后者(P<0.05),提示治疗后埋线组焦虑、抑郁症状低于西药组。3.治疗后,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00%,西药组总有效...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GERD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和分型
1.3 GERD的高危致病因素
1.4 GERD的发病机制
1.5 GERD的西医治疗
2. 中医学对GERD的阐释
2.1 古代医家病因病机探讨
2.2 现代学者对病因病机的分析
2.3 现代中医辨证分型
2.4 中医治疗进展
3. GERD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3.1 精神心理因素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
3.2 心理干预对GERD患者的影响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采集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终止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西药组
3.2 埋线组
4. 观察指标
4.1 GerdQ评分量表
4.2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4.3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4.4 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GERD-HRQL)
5. 临床疗效判定
6. 统计学处理
7. 结果
7.1 样本资料分析
7.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ERDQ、SAS、SDS、HRQL量表评分比较
7.3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
7.4 两组患者各指标治疗后下降百分比
7.5 两组患者不同评分间相关性分析
7.6 结果分析
7.7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1. 督脉经与GERD患者精神心理的联系
1.1 督脉背段与GERD的关系
1.2 督脉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2. 穴位埋线调节GERD患者的精神心理的机制探讨
2.1 督脉经穴位埋线对GERD的作用机制
2.2 督脉经穴位埋线调节精神心理的机制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三道”论治胃食管反流病[J]. 李建锋,谢胜,陈广文,刘礼剑,谢洁如,戴文杰,李娟,陈明冰,黎丽群. 中医药导报. 2018(24)
[2]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暴露特点分析[J]. 张亚军,黎永军,李桂芹,马潇潇,李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36)
[3]从“阴阳气不相顺接”理论浅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之病机特点[J]. 许芳,杨丽芳,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18(12)
[4]腹针配合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 孙亚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6)
[5]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J]. 谢晶晶,方莉莉,陈吓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32)
[6]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 包玉花,孟文高. 光明中医. 2018(21)
[7]针药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寒热错杂型临床观察[J]. 杨颖,闫文慧,闫文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11)
[8]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9例临床观察[J]. 王荣,曾利,武建华. 湖南中医杂志. 2018(10)
[9]胃食管反流病从“痿”论治初探[J]. 梁正宇. 内蒙古中医药. 2018(10)
[10]餐后近端胃内酸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作用的研究[J]. 吴菁,张军. 胃肠病学. 2018(10)
硕士论文
[1]穴位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苏婉祯.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2]基于“以俞调枢”背俞艾灸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D]. 覃信.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
[3]督脉经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D]. 高加巍.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58176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GERD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和分型
1.3 GERD的高危致病因素
1.4 GERD的发病机制
1.5 GERD的西医治疗
2. 中医学对GERD的阐释
2.1 古代医家病因病机探讨
2.2 现代学者对病因病机的分析
2.3 现代中医辨证分型
2.4 中医治疗进展
3. GERD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3.1 精神心理因素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
3.2 心理干预对GERD患者的影响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采集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终止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西药组
3.2 埋线组
4. 观察指标
4.1 GerdQ评分量表
4.2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4.3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4.4 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GERD-HRQL)
5. 临床疗效判定
6. 统计学处理
7. 结果
7.1 样本资料分析
7.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ERDQ、SAS、SDS、HRQL量表评分比较
7.3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
7.4 两组患者各指标治疗后下降百分比
7.5 两组患者不同评分间相关性分析
7.6 结果分析
7.7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1. 督脉经与GERD患者精神心理的联系
1.1 督脉背段与GERD的关系
1.2 督脉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2. 穴位埋线调节GERD患者的精神心理的机制探讨
2.1 督脉经穴位埋线对GERD的作用机制
2.2 督脉经穴位埋线调节精神心理的机制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三道”论治胃食管反流病[J]. 李建锋,谢胜,陈广文,刘礼剑,谢洁如,戴文杰,李娟,陈明冰,黎丽群. 中医药导报. 2018(24)
[2]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暴露特点分析[J]. 张亚军,黎永军,李桂芹,马潇潇,李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36)
[3]从“阴阳气不相顺接”理论浅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之病机特点[J]. 许芳,杨丽芳,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18(12)
[4]腹针配合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 孙亚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6)
[5]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J]. 谢晶晶,方莉莉,陈吓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32)
[6]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 包玉花,孟文高. 光明中医. 2018(21)
[7]针药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寒热错杂型临床观察[J]. 杨颖,闫文慧,闫文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11)
[8]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9例临床观察[J]. 王荣,曾利,武建华. 湖南中医杂志. 2018(10)
[9]胃食管反流病从“痿”论治初探[J]. 梁正宇. 内蒙古中医药. 2018(10)
[10]餐后近端胃内酸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作用的研究[J]. 吴菁,张军. 胃肠病学. 2018(10)
硕士论文
[1]穴位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苏婉祯.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2]基于“以俞调枢”背俞艾灸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D]. 覃信.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
[3]督脉经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D]. 高加巍.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58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581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