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3 14:45
  目的:观察“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泻阴补阳”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本病的疗效,以期探寻出一种更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患者均在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康复科及脑病科3个病区收集,采用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针灸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予“泻阴补阳”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及Fugl-Meyer运动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的评分,并将评分结果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观察两种疗法对患者肌张力、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疗程前后对比,治疗后两组患...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案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标准
        2.6 病例中止及脱落标准
    3.研究方法
        3.1 随机与对照方法
        3.2 盲法设计及实施
        3.3 治疗方法
        3.4 针具的选择
        3.5 针刺操作的规范
        3.6 治疗时间及疗程
        3.7 不良反应的处理
        3.8 临床观察指标
        3.9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3.10 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分析
    4.研究结果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基线数据均衡性比较
        4.3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指标观察结果比较
        4.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5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产生的机制
    2.关于“泻阴补阳”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法的讨论
        2.1 选择“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依据
        2.2 选择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依据
        2.3 “泻阴补阳”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意义
    3 “泻阴补阳”针刺法选穴分析及相关方解
    4 研究结果分析
    5 总有效率比较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腹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 金灵青,郎伯旭,李星辰.  中国现代医生. 2018(13)
[2]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体会[J]. 孙娜,郑文成.  内蒙古中医药. 2018(03)
[3]通经解痉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J]. 王健,包永欣,相永梅,郝长宏,侯志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7)
[4]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J]. 张艳秀,李和平.  新疆中医药. 2018(01)
[5]阴阳经穴对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J]. 张宇佳,李美玉,魏旭,李淑彦,崔建美,刘欣.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01)
[6]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异常疗效观察[J]. 杨春兵,刘志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1)
[7]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J]. 高海松,黄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1)
[8]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白玮婧,张春红,孟丽娜,王珍珍.  天津中医药. 2016(08)
[9]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 刘道龙,姜德友,褚雪菲.  陕西中医. 2016(08)
[10]表里两经推拿法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邸鸿雁,材孝林,李雯雯,贾静,韩淑凯.  四川中医. 2016(04)

博士论文
[1]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杨正成.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经筋理论应用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D]. 刘琳.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
[2]电针在透刺法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中的临床作用研究[D]. 杨淑华.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3]眼针留针结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袁勤.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
[4]滋阴通络解痉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于明江·木拉提(Umut·Murat).新疆医科大学 2016
[5]温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窦氏玉孝.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6]针刺阴经与阳经对比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 苏育生.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0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60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