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痛经动物模型制备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07-19 12:59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中医治疗PD优势明显,但机制不清。众多研究者在雌激素致敏,催产素致痛的基础上,引入寒冷刺激、药物和手术等干预因素,研发了多种中医证型PD动物模型,并从行为学、表现症状及指标等层面对模型进行评价,为认识及研究中医治疗PD的规律及机制提供了较好的载体。本文回顾近10年不同中医证型PD动物模型制备及评价方法,以期为中医各证型PD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提供参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中医对PD的认识
2 中医证型PD动物模型的制备
3 中医证型PD动物模型的评价
3.1 行为学评价
3.2 症状评价
3.3 指标评价
3.3.1 寒凝证
3.3.2 寒湿凝滞证
3.3.3 寒凝血瘀证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味三棱丸治疗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机理研究[J]. 蔡卉,韩小波,徐静静. 中药材. 2019(03)
[2]温针灸腰阳关、次穴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HIS及其H1R表达影响[J]. 颜春妮,苗芙蕊,黄文,范郁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3)
[3]原发性痛经近年中医治疗进展[J]. 唐勇,付红娟,陈致尧,赵贤坤,闵佳慧,杨雪丽,黄文婷,刘玲,彭德忠.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03)
[4]艾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香草酸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J]. 李姝婧,潘亚辉,马凤君,孙琰,颜晓,傅旎旎,高树中,马玉侠.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11)
[5]壮医药线点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大鼠NF-κB及相关因子的影响[J]. 周宇博,吴细兰,吴红斌. 广西中医药. 2018(05)
[6]艾附暖宫软胶囊对大鼠实验性痛经模型的作用[J]. 杨海燕,王健,李振国,宋汉敏,张婷婷,刘田园. 中成药. 2019(01)
[7]少腹逐瘀汤加减方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干预的研究[J]. 孟桐宇. 双足与保健. 2018(06)
[8]舒经止痛颗粒对寒冷刺激致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Ca2+、PGE2及氧自由基的影响[J]. 赵锐,辛玲歌,张丽.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9]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J]. 李姝婧,张晓宁,孙铭声,李昭凤,高树中,马玉侠. 辽宁中医杂志. 2018(02)
[10]痛经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J].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19)
本文编号:366346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中医对PD的认识
2 中医证型PD动物模型的制备
3 中医证型PD动物模型的评价
3.1 行为学评价
3.2 症状评价
3.3 指标评价
3.3.1 寒凝证
3.3.2 寒湿凝滞证
3.3.3 寒凝血瘀证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味三棱丸治疗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机理研究[J]. 蔡卉,韩小波,徐静静. 中药材. 2019(03)
[2]温针灸腰阳关、次穴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HIS及其H1R表达影响[J]. 颜春妮,苗芙蕊,黄文,范郁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3)
[3]原发性痛经近年中医治疗进展[J]. 唐勇,付红娟,陈致尧,赵贤坤,闵佳慧,杨雪丽,黄文婷,刘玲,彭德忠.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03)
[4]艾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香草酸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J]. 李姝婧,潘亚辉,马凤君,孙琰,颜晓,傅旎旎,高树中,马玉侠.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11)
[5]壮医药线点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大鼠NF-κB及相关因子的影响[J]. 周宇博,吴细兰,吴红斌. 广西中医药. 2018(05)
[6]艾附暖宫软胶囊对大鼠实验性痛经模型的作用[J]. 杨海燕,王健,李振国,宋汉敏,张婷婷,刘田园. 中成药. 2019(01)
[7]少腹逐瘀汤加减方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干预的研究[J]. 孟桐宇. 双足与保健. 2018(06)
[8]舒经止痛颗粒对寒冷刺激致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Ca2+、PGE2及氧自由基的影响[J]. 赵锐,辛玲歌,张丽.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9]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J]. 李姝婧,张晓宁,孙铭声,李昭凤,高树中,马玉侠. 辽宁中医杂志. 2018(02)
[10]痛经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J].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19)
本文编号:3663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634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