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中医证型炎症因子及代谢组学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0 14:13
目的: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风热袭肺证和痰热壅肺证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代谢组学的表达水平,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不同证型在炎症因子及代谢组学方面的变化及差异,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的实质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风温肺热病)风热袭肺证和痰热壅肺证这两个中医证型,分为风热袭肺组(C1组)和痰热壅肺组(C2组),各20例患者;同时选取体检健康成年人20例为健康对照组(C3组),采集一般资料、病史、体征等,检测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血浆代谢组学。炎症因子差异通过SPSS 22.0软件,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肺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炎症因子进行分析总结。代谢组学采用液相色谱仪+质谱仪(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同时分析获取C1组、C2组、C3组血浆中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利用数据库分析,探索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1.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外周血WBC(*109/L)在C1组(7.05±2.77)、C2组(6.83±2.48)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mg/L)在C1组(...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现代医学发病学相关研究
1.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因素
1.2 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炎症因子研究
1.3 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病机与辨证研究
2.1 病名沿革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分型
3 炎症因子及代谢组学在中医辨证方面的研究
3.1 炎症因子与中医辨证研究
3.2 代谢组学与中医辨证研究
第二部分 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中医证型炎症因子及代谢组学的相关性研究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仪器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收集
2.4 观察项目及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血常规、血生物化学相关指标
3.3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D-二聚体
3.4 相关炎症因子
3.5 代谢组学
第三部分 讨论
1 社区获得性肺炎炎症因子与两种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1.1 TNF-α水平分析
1.2 IL-6水平分析
1.3 MCP-1水平分析
1.4 SP-A、SP-D水平分析
2 社区获得性肺炎代谢组学与两种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2.1 CAP患者与健康人代谢组学分析
2.2 CAP痰热壅肺证与风热袭肺证代谢组学分析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诊断及文献复习[J]. 杨宇奇,王淮燕,周红,王瑛,刘洪喜,江丽华,秦志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2]北京某医院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J]. 刘艳瑾,涂银萍,姜巧巧,黄芳. 医学动物防制. 2019(04)
[3]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IL-17及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研究[J]. 侯雷,元晓龙,曾苹,姚血明,马武开.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03)
[4]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型的代谢组学研究[J]. 严兴海,蔡基鸿,李涛,申志扬,杨涛,何茁,何复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19(04)
[5]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在肝肺综合征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J]. 艾祥发,王海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19(01)
[6]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特征与流行分布[J]. 朱美玲,唐红平,谭敦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19(01)
[7]浅谈辨证论治之体会[J]. 王彦之,张卫. 光明中医. 2019(01)
[8]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J]. 贺海霞,易健,李丹丹,盛望,佘颜.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2)
[9]脯氨酸转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陈颖,王婷,华学军. 植物学报. 2018(06)
[10]白介素-6联合降钙素原在鉴别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和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意义[J]. 卢俊慧,仲从平,李庆,肖凤芹,赵倩,许诚. 疑难病杂志. 2018(11)
博士论文
[1]N-乙酰神经氨酸特异性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生产菌株优化[D]. 杨鹏.山东大学 2017
[2]基于UPLC-MS技术的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代谢模式研究[D]. 王昕泰.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刺络泻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炎性因子IL-6、IL-18、TNF-α的影响[D]. 魏丹蕾.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D]. 钟炽娟.南华大学 2018
[3]小儿病毒性肺炎风寒郁肺证的代谢组学研究[D]. 任靖.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4]血清IL-6、TNF-α水平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变化及临床意义[D]. 郝婷婷.延安大学 2017
[5]混合侧链磷脂酰甘油的酶催化合成及表面活性性能研究[D]. 邓杨敏.西北大学 2017
[6]不同菌株细菌感染患者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性研究[D]. 殷富康.新疆医科大学 2017
[7]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D]. 崔立静.河北医科大学 2017
[8]代谢综合征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D]. 薛念慈.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
[9]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在肺部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与抗生素应用指导的研究[D]. 王一琳.吉林大学 2016
[10]关于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回顾性研究[D]. 庄森.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4143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现代医学发病学相关研究
1.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因素
1.2 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炎症因子研究
1.3 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病机与辨证研究
2.1 病名沿革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分型
3 炎症因子及代谢组学在中医辨证方面的研究
3.1 炎症因子与中医辨证研究
3.2 代谢组学与中医辨证研究
第二部分 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中医证型炎症因子及代谢组学的相关性研究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仪器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收集
2.4 观察项目及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血常规、血生物化学相关指标
3.3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D-二聚体
3.4 相关炎症因子
3.5 代谢组学
第三部分 讨论
1 社区获得性肺炎炎症因子与两种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1.1 TNF-α水平分析
1.2 IL-6水平分析
1.3 MCP-1水平分析
1.4 SP-A、SP-D水平分析
2 社区获得性肺炎代谢组学与两种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2.1 CAP患者与健康人代谢组学分析
2.2 CAP痰热壅肺证与风热袭肺证代谢组学分析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诊断及文献复习[J]. 杨宇奇,王淮燕,周红,王瑛,刘洪喜,江丽华,秦志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2]北京某医院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J]. 刘艳瑾,涂银萍,姜巧巧,黄芳. 医学动物防制. 2019(04)
[3]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IL-17及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研究[J]. 侯雷,元晓龙,曾苹,姚血明,马武开.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03)
[4]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型的代谢组学研究[J]. 严兴海,蔡基鸿,李涛,申志扬,杨涛,何茁,何复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19(04)
[5]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在肝肺综合征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J]. 艾祥发,王海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19(01)
[6]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特征与流行分布[J]. 朱美玲,唐红平,谭敦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19(01)
[7]浅谈辨证论治之体会[J]. 王彦之,张卫. 光明中医. 2019(01)
[8]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J]. 贺海霞,易健,李丹丹,盛望,佘颜.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2)
[9]脯氨酸转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陈颖,王婷,华学军. 植物学报. 2018(06)
[10]白介素-6联合降钙素原在鉴别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和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意义[J]. 卢俊慧,仲从平,李庆,肖凤芹,赵倩,许诚. 疑难病杂志. 2018(11)
博士论文
[1]N-乙酰神经氨酸特异性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生产菌株优化[D]. 杨鹏.山东大学 2017
[2]基于UPLC-MS技术的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代谢模式研究[D]. 王昕泰.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刺络泻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炎性因子IL-6、IL-18、TNF-α的影响[D]. 魏丹蕾.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D]. 钟炽娟.南华大学 2018
[3]小儿病毒性肺炎风寒郁肺证的代谢组学研究[D]. 任靖.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4]血清IL-6、TNF-α水平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变化及临床意义[D]. 郝婷婷.延安大学 2017
[5]混合侧链磷脂酰甘油的酶催化合成及表面活性性能研究[D]. 邓杨敏.西北大学 2017
[6]不同菌株细菌感染患者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性研究[D]. 殷富康.新疆医科大学 2017
[7]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D]. 崔立静.河北医科大学 2017
[8]代谢综合征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D]. 薛念慈.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
[9]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在肺部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与抗生素应用指导的研究[D]. 王一琳.吉林大学 2016
[10]关于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回顾性研究[D]. 庄森.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4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641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