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升陷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宗气下陷、血瘀水停证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2-07-27 16:24
目的:观察毛氏升陷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宗气下陷、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毛氏升陷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宗气下陷、血瘀水停证提供新的有效的方剂。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对照原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毛氏升陷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Lee氏心衰积分、左室射血分数、NT-pro BNP、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心功能分级等的变化情况,同时评价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性。结果: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两组数据,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Lee氏心衰积分、左室射血分数、NT-pro BNP、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毛氏升陷汤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宗气下陷、血瘀水停证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病例排除标准
1.2.5 病例剔除标准
1.2.6 病例脱落标准
1.2.7 中止试验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测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2.3.1 观测指标
2.3.2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3.1.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3.1.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3.1.3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对比
3.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2 两组患者心衰积分(Lee氏)比较
3.2.3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3.2.4 两组患者NT-pro BNP比较
3.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3.2.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7 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比较
3.3 安全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4.1 西医学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4.2 中医学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认识
4.3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4.4 毛氏升陷汤组成及现代研究
第五部分 结论
5.1 结论
5.2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A1 知情同意书
附表A2 临床观察表
附表A3 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
附表A4 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表A5 不良事件观察记录表
附表A6 Lee氏心衰评分表
综述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CZ 696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程昭,贾大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9(02)
[2]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J]. 曾梦楠,李苗,张贝贝,吴广操,冯卫生,匡海学,郑晓珂. 中成药. 2018(01)
[3]心衰病的中医辨证论治[J]. 曲扬,戎靖枫,杭宇,刘茜,周华,瞿惠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9)
[4]氧化应激与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 苏其利,朱平,庄建,陈寄梅,郭惠明,陈志衡,李柳,赵明一,旷寿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05)
[5]夏橘化瘀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张华涛,陈婕,李杰,许军. 河北中医. 2017(08)
[6]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J]. 石春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06)
[7]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的对照研究[J]. 陈剑峰,薛书峰,段卡丹,王静. 世界中医药. 2017(05)
[8]参附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效果[J]. 姚冬杰,赵艺桐,郭玲,苏咏梅,唐玉立.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04)
[9]中药人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叶康,顾嘉霖,高俊杰,周华,王肖龙,薛金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05)
[10]早期、个体化足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评估[J]. 杨菲,夏碧桦,李冀,韩克跃,周小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31)
硕士论文
[1]升陷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大气下陷”型慢性心衰的研究[D]. 王金岿.云南中医学院 2016
[2]张明雪教授从“大气下陷”论治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经验总结[D]. 赵艳慧.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
[3]心痛泰调节冠心病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实验研究[D]. 郭慧芳.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
[4]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D]. 孙灿朝.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5]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对实验性心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张萌.辽宁医学院 2011
[6]中药强心方干预缺血性心肌病发作期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研究[D]. 金煜.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
[7]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沈会.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5788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病例排除标准
1.2.5 病例剔除标准
1.2.6 病例脱落标准
1.2.7 中止试验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测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2.3.1 观测指标
2.3.2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3.1.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3.1.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3.1.3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对比
3.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2 两组患者心衰积分(Lee氏)比较
3.2.3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3.2.4 两组患者NT-pro BNP比较
3.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3.2.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7 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比较
3.3 安全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4.1 西医学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4.2 中医学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认识
4.3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4.4 毛氏升陷汤组成及现代研究
第五部分 结论
5.1 结论
5.2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A1 知情同意书
附表A2 临床观察表
附表A3 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
附表A4 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表A5 不良事件观察记录表
附表A6 Lee氏心衰评分表
综述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CZ 696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程昭,贾大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9(02)
[2]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J]. 曾梦楠,李苗,张贝贝,吴广操,冯卫生,匡海学,郑晓珂. 中成药. 2018(01)
[3]心衰病的中医辨证论治[J]. 曲扬,戎靖枫,杭宇,刘茜,周华,瞿惠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9)
[4]氧化应激与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 苏其利,朱平,庄建,陈寄梅,郭惠明,陈志衡,李柳,赵明一,旷寿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05)
[5]夏橘化瘀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张华涛,陈婕,李杰,许军. 河北中医. 2017(08)
[6]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J]. 石春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06)
[7]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的对照研究[J]. 陈剑峰,薛书峰,段卡丹,王静. 世界中医药. 2017(05)
[8]参附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效果[J]. 姚冬杰,赵艺桐,郭玲,苏咏梅,唐玉立.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04)
[9]中药人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叶康,顾嘉霖,高俊杰,周华,王肖龙,薛金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05)
[10]早期、个体化足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评估[J]. 杨菲,夏碧桦,李冀,韩克跃,周小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31)
硕士论文
[1]升陷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大气下陷”型慢性心衰的研究[D]. 王金岿.云南中医学院 2016
[2]张明雪教授从“大气下陷”论治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经验总结[D]. 赵艳慧.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
[3]心痛泰调节冠心病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实验研究[D]. 郭慧芳.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
[4]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D]. 孙灿朝.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5]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对实验性心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张萌.辽宁医学院 2011
[6]中药强心方干预缺血性心肌病发作期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研究[D]. 金煜.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
[7]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沈会.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5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657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