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运治法理论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2-11-04 19:47
研究目的:通过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有关五运六气理论中五运文献的梳理,明确五运理论的基本原理,为中医临床诊疗准确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提供文献与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溯源五运六气相关概念,分析《内经》五运六气相关原文,阐明五运的原理与应用价值。研究内容:1.分析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五运六气的发展远流、五运六气的构成要素及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2.整理分析《内经》五运发病规律的文献与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五运三纪与发病的五运太过发病、五运不及发病、五运胜复发病以及五运郁发发病。3.整理分析《内经》五运治疗原理。主要包括五运太过治法、五运不及治法和五运郁发治法。4.整理分析《内经》运气治法的临床诊疗价值。主要包括五运指导疾病预测、五运指导体质辨识、五运指导制方用药、五运指导养生保健、五运指导针灸防治。研究结论:1.“五运”和“六气”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天六地五”之数对时间规律和气象变化的基本认识。而“五运六气”作为专有名词术语见于医学文献之中当是以《素问》七篇运气大论为标志,成为描述自然、生...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基本原理
1.五运六气溯源
2.五运六气基本要素
3.五运六气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五运治则治法理论
1.五运三纪与发病
1.1 五运太过与发病
1.2 五运不及与发病
1.3 五运胜复郁发
2 五运三纪与治则治法
2.1 五运太过治法
2.2 五运不及治法
2.3 五运郁发治法
第三部分《黄帝内经》运气治法理论应用价值
1.五运指导疾病预测
2.五运指导体质辨识
3.五运指导制方用药
4.五运指导养生保健
5.五运指导针灸防治
结论
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运六气治则治法研究[J]. 杨威,王国为,冯茗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08)
[2]五运六气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应用探讨[J]. 崔翔,沈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9)
[3]基于五运六气的慢性胃炎中医症状与出生日期关联探析[J]. 徐玮斐,钱呈秋,刘国萍,颜建军,周天驰,赵斐然,张俊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8)
[4]中运与年积温关系分析[J]. 吕游,柯资能,王昌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06)
[5]近10年五运六气与疾病发病及防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汤巧玲,张家玮,宋佳,贺娟. 现代中医临床. 2016(01)
[6]六气大司天理论历史源流考[J]. 柯资能,孙明,廖莲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10)
[7]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近年来重大疫情的发病规律[J]. 高雅婷,郭润,许燕,李泽庚,童佳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3)
[8]从气候角度管窥运气理论的科学性[J]. 王昌忠,柯资能,刘芳,顾植山.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11)
[9]五运六气对风湿病发病及中医证型的影响概述[J]. 李正富,吴德鸿,王新昌.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9)
[10]五运六气禀赋与原发性高血压易患性的相关性——北京地区48666例病例调查[J]. 张洪钧,董霞,刘伟,张旭,周冬卉,孙宁,于树森,张琪琛. 中医杂志. 2014(17)
本文编号:3701224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基本原理
1.五运六气溯源
2.五运六气基本要素
3.五运六气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五运治则治法理论
1.五运三纪与发病
1.1 五运太过与发病
1.2 五运不及与发病
1.3 五运胜复郁发
2 五运三纪与治则治法
2.1 五运太过治法
2.2 五运不及治法
2.3 五运郁发治法
第三部分《黄帝内经》运气治法理论应用价值
1.五运指导疾病预测
2.五运指导体质辨识
3.五运指导制方用药
4.五运指导养生保健
5.五运指导针灸防治
结论
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运六气治则治法研究[J]. 杨威,王国为,冯茗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08)
[2]五运六气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应用探讨[J]. 崔翔,沈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9)
[3]基于五运六气的慢性胃炎中医症状与出生日期关联探析[J]. 徐玮斐,钱呈秋,刘国萍,颜建军,周天驰,赵斐然,张俊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8)
[4]中运与年积温关系分析[J]. 吕游,柯资能,王昌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06)
[5]近10年五运六气与疾病发病及防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汤巧玲,张家玮,宋佳,贺娟. 现代中医临床. 2016(01)
[6]六气大司天理论历史源流考[J]. 柯资能,孙明,廖莲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10)
[7]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近年来重大疫情的发病规律[J]. 高雅婷,郭润,许燕,李泽庚,童佳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3)
[8]从气候角度管窥运气理论的科学性[J]. 王昌忠,柯资能,刘芳,顾植山.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11)
[9]五运六气对风湿病发病及中医证型的影响概述[J]. 李正富,吴德鸿,王新昌.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9)
[10]五运六气禀赋与原发性高血压易患性的相关性——北京地区48666例病例调查[J]. 张洪钧,董霞,刘伟,张旭,周冬卉,孙宁,于树森,张琪琛. 中医杂志. 2014(17)
本文编号:3701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7012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