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合治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6 09:46
目的:本课题以张良英教授经验方消炎1号方内服配合灌肠1号方保留灌肠内外合治法为治疗组,与妇科千金胶囊形成对照,观察和总结张良英教授内外合治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从而客观分析和总结名医经验,探讨出一种疗效更佳、安全可靠又易于临床推广使用的方法。方法:本课题通过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张良英教授的经验方消炎1号内服配合灌肠1号保留灌肠,对照组35例仅服用妇科千金胶囊(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综合疗效等项目。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1、17、4及3,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4、12、12及7,总有效率为80.00%。2.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痊愈、显...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病例选择
三、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疗效情况
三、不良反应
讨论与分析
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三、方义分析
四、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五、预防
六、展望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盆腔炎的关系[J]. 郑蔓嘉,张景春,陈洁丽. 海南医学. 2019(03)
[2]艾灸董氏奇穴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血清IL-2、TNF-?的影响[J]. 刘敏,杨从敏,王悦. 上海针灸杂志. 2018(10)
[3]奥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临床观察[J]. 王国青. 北方药学. 2018(08)
[4]转化医学在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 林亚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14)
[5]萆薢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肖扬,李国政. 山西中医. 2018(07)
[6]败酱草的现代研究进展[J]. 陈淑玲,韩亮.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7(06)
[7]中药枳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析[J]. 谭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7)
[8]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 王玲,许丽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25)
[9]中药苦参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 王悦,姜雪,丁菲,褚洪一,金文聪. 山东化工. 2017(15)
[10]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J]. 左玲,张静,胡国华. 河南中医. 2017(06)
博士论文
[1]坤复康胶囊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红细胞免疫影响[D]. 张嘉晔.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2]慢性盆腔炎中医常见证候规范化及PRO量表的研究[D]. 武志娟.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3]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 张登山.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4]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调查及活血化瘀法调节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D]. 张海琴.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康妇炎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 王璐.浙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28113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病例选择
三、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疗效情况
三、不良反应
讨论与分析
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三、方义分析
四、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五、预防
六、展望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盆腔炎的关系[J]. 郑蔓嘉,张景春,陈洁丽. 海南医学. 2019(03)
[2]艾灸董氏奇穴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血清IL-2、TNF-?的影响[J]. 刘敏,杨从敏,王悦. 上海针灸杂志. 2018(10)
[3]奥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临床观察[J]. 王国青. 北方药学. 2018(08)
[4]转化医学在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 林亚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14)
[5]萆薢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肖扬,李国政. 山西中医. 2018(07)
[6]败酱草的现代研究进展[J]. 陈淑玲,韩亮.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7(06)
[7]中药枳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析[J]. 谭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7)
[8]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 王玲,许丽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25)
[9]中药苦参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 王悦,姜雪,丁菲,褚洪一,金文聪. 山东化工. 2017(15)
[10]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J]. 左玲,张静,胡国华. 河南中医. 2017(06)
博士论文
[1]坤复康胶囊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红细胞免疫影响[D]. 张嘉晔.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2]慢性盆腔炎中医常见证候规范化及PRO量表的研究[D]. 武志娟.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3]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 张登山.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4]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调查及活血化瘀法调节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D]. 张海琴.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康妇炎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 王璐.浙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28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7281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