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方(含附子、半夏)的临床安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5 20:04
目的:评估含附子、半夏组合的温阳化痰汤治疗脾肾阳虚、痰湿阻络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为PCOS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痰湿阻络型的PCOS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予以温阳化痰汤服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7天、第30天抽血检测血常规(WBC、RBC、HB、PLT、NEUT)、肝肾功能(ALT、AST、CR、BUN)、心肌酶(CK-MB、LDH),结合心电图及临床症状、体征来判定自身基础情况及评估有无副作用产生;于治疗前及治疗不少于1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子宫附件彩超及性激素(LH、T、LH/FSH)情况,对比后评估疗效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收集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临床前瞻性研究方法,最终有效纳入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痰湿阻络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7例。治疗期间共有3例(4.11%)出现了药后反应,主要表现为手麻、烦躁、恶心,症状均较轻,患者均能自行忍受,并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其相关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对比含附子、半夏组合的温阳化痰汤在PCOS患者服...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古代医籍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病机记载
1.1 肾虚
1.2 肝郁
1.3 脾虚
2 近现代中医大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2.1 五位妇科国医大师
2.2 全国十大妇科流派
2.3 其他妇科名家
3 附子反半夏应用考
3.1 源流考究
3.2 用药沿革
3.3 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
3.4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4 病例选择
4.1 诊断标准
4.2 纳入标准
4.3 排除标准
4.4 退出及脱落标准
4.5 剔除标准
4.6 终止试验的标准
5 治疗方案
5.1 治疗方法
5.2 药品来源
5.3 煎服方法
6 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急方案
6.1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6.2 潜在不良反应的应急方案
7 观察指标及方法
8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入选病例情况
2 安全性评估
2.1 血液毒性评估
2.2 心脏毒性评估
2.3 肝脏毒性评估
2.4 肾脏毒性评估
2.5 出现药后反应的情况
3 疗效评估
3.1 治疗后复查性激素情况
3.2 治疗后复查子宫附件彩超情况
3.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3.4 治疗前后总体疗效评价
第四部分 讨论
1 立论依据
1.1 温补脾肾,化痰通络立法依据探讨
1.2 附子、半夏配伍的立法依据探讨
2 临床研究
2.1 安全性研究
2.2 疗效观察
3 方药分析
3.1 温阳化痰汤(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方)组成方药
3.2 方义分析
3.3 药理研究
4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侯丽辉治疗痰瘀互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总结[J]. 寇丽辉,侯丽辉,王颖,郝松莉.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1)
[2]煎煮时间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研究[J]. 孙婉,刘福存,袁强,单乐天,肖鲁伟,黄家卫. 中国中医急症. 2018(05)
[3]《伤寒杂病论》中附子与半夏的配伍运用研究[J]. 余婷,肖苏,曹丰,刘丽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11)
[4]508例附子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杨雪,夏东胜,田春华,李岚,孙毅. 中国药物警戒. 2017(10)
[5]夏桂成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经验[J]. 范欢欢,谈勇,任青玲. 中医杂志. 2017(16)
[6]王金权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痰湿型经验[J]. 范毅南,王金权.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01)
[7]姚氏妇科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心悟与困惑[J]. 杨希,欧阳虹,姚克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20)
[8]中药配伍禁忌复杂毒效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思路与方法[J]. 唐于平,沈娟,陶伟伟,尚尔鑫,华永庆,郭建明,宿树兰,钱大玮,范欣生,段金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5(06)
[9]附子、半夏同方应用规律文献研究[J]. 李筠,范欣生,钱大玮,陈菲,陈玉华. 中医杂志. 2015(22)
[10]乌头半夏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J]. 许皖,张建美,钟赣生,郭岩松,柳海艳,欧丽娜,赵桐,刘佳,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2015(09)
博士论文
[1]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学术思想与治疗不孕症的经验研究[D]. 邓福霞(Tang Fuk Ha).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2]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D]. 孙慧明.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
[3]“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规律研究[D]. 于大猛.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4]附子心脏毒作用机制研究[D]. 谢晓芳.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肖承悰教授治疗肾虚痰瘀型PCOS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用药规律分析[D]. 柳井杜莎(Yanai Tosha).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滋阴降火汤治疗阴虚火旺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D]. 汪兰兰.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3]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D]. 韦航航.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31431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古代医籍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病机记载
1.1 肾虚
1.2 肝郁
1.3 脾虚
2 近现代中医大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2.1 五位妇科国医大师
2.2 全国十大妇科流派
2.3 其他妇科名家
3 附子反半夏应用考
3.1 源流考究
3.2 用药沿革
3.3 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
3.4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4 病例选择
4.1 诊断标准
4.2 纳入标准
4.3 排除标准
4.4 退出及脱落标准
4.5 剔除标准
4.6 终止试验的标准
5 治疗方案
5.1 治疗方法
5.2 药品来源
5.3 煎服方法
6 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急方案
6.1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6.2 潜在不良反应的应急方案
7 观察指标及方法
8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入选病例情况
2 安全性评估
2.1 血液毒性评估
2.2 心脏毒性评估
2.3 肝脏毒性评估
2.4 肾脏毒性评估
2.5 出现药后反应的情况
3 疗效评估
3.1 治疗后复查性激素情况
3.2 治疗后复查子宫附件彩超情况
3.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3.4 治疗前后总体疗效评价
第四部分 讨论
1 立论依据
1.1 温补脾肾,化痰通络立法依据探讨
1.2 附子、半夏配伍的立法依据探讨
2 临床研究
2.1 安全性研究
2.2 疗效观察
3 方药分析
3.1 温阳化痰汤(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方)组成方药
3.2 方义分析
3.3 药理研究
4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侯丽辉治疗痰瘀互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总结[J]. 寇丽辉,侯丽辉,王颖,郝松莉.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1)
[2]煎煮时间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研究[J]. 孙婉,刘福存,袁强,单乐天,肖鲁伟,黄家卫. 中国中医急症. 2018(05)
[3]《伤寒杂病论》中附子与半夏的配伍运用研究[J]. 余婷,肖苏,曹丰,刘丽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11)
[4]508例附子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杨雪,夏东胜,田春华,李岚,孙毅. 中国药物警戒. 2017(10)
[5]夏桂成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经验[J]. 范欢欢,谈勇,任青玲. 中医杂志. 2017(16)
[6]王金权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痰湿型经验[J]. 范毅南,王金权.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01)
[7]姚氏妇科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心悟与困惑[J]. 杨希,欧阳虹,姚克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20)
[8]中药配伍禁忌复杂毒效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思路与方法[J]. 唐于平,沈娟,陶伟伟,尚尔鑫,华永庆,郭建明,宿树兰,钱大玮,范欣生,段金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5(06)
[9]附子、半夏同方应用规律文献研究[J]. 李筠,范欣生,钱大玮,陈菲,陈玉华. 中医杂志. 2015(22)
[10]乌头半夏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J]. 许皖,张建美,钟赣生,郭岩松,柳海艳,欧丽娜,赵桐,刘佳,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2015(09)
博士论文
[1]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学术思想与治疗不孕症的经验研究[D]. 邓福霞(Tang Fuk Ha).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2]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D]. 孙慧明.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
[3]“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规律研究[D]. 于大猛.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4]附子心脏毒作用机制研究[D]. 谢晓芳.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肖承悰教授治疗肾虚痰瘀型PCOS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用药规律分析[D]. 柳井杜莎(Yanai Tosha).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滋阴降火汤治疗阴虚火旺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D]. 汪兰兰.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3]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D]. 韦航航.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31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7314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