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规律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02 15:56
目的分析近19年来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探析针刺治疗本病的基本规律。方法以"痛风or痛风性关节炎"and"针灸or针刺"and"临床or疗效"和"gout and acupuncture or acupuncture therapy"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Pub Med进行相关检索。将所纳入文献中的穴位及包含的补泻方法用Microsoft Excel 2007整理,制作资料提取表,进行频数及百分数的统计描述,用R语言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规则分析。结果共检索获得中英文文献176篇,经筛选共纳入文献66篇,腧穴88个,腧穴总使用频次696次。腧穴归经主要以脾经、胃经、大肠经、胆经、肝经、三焦经、膀胱经、肾经腧穴为主。出现频次最多的穴位依次是:三阴交、足三里、曲池、太冲、阴陵泉、血海、合谷、阳陵泉、犊鼻、太溪等。针刺补泻手法上,毫针提插捻转泻法运用最多,补法运用相对较少。三棱针、梅花针、火针等刺血疗法对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疼痛有重要作用。结论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注重近部选穴和循经选穴,多以病变部位及脾经、胃经、大肠经等经穴...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处理
2 结果
2.1 描述性结果
2.1.1 文献检索结果
2.1.2 主穴使用频率分析
2.1.3 选穴归经分布
2.1.4 从所选腧穴在身体各部位分布分析
2.1.5 补泻规律分析
2.2 关联规则分析
2.3 聚类分析
3 讨论
本文编号:37795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处理
2 结果
2.1 描述性结果
2.1.1 文献检索结果
2.1.2 主穴使用频率分析
2.1.3 选穴归经分布
2.1.4 从所选腧穴在身体各部位分布分析
2.1.5 补泻规律分析
2.2 关联规则分析
2.3 聚类分析
3 讨论
本文编号:3779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7795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