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焦”论《金匮要略》整体动态疾病观
发布时间:2024-01-27 01:42
“三焦”在《黄帝内经》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三焦”的功能特点。就功能特点而言,就有以《灵枢·营卫生会》功能三焦为代表的“广义三焦”侧重对人体机能整体动态的论述;和以《素问·五脏别论》六腑三焦为代表的“狭义三焦”侧重脏腑对应功能的论述。“广义三焦”与“狭义三焦”各自呈现着对应的生理与病机。其中“广义三焦”体现了对人身机能整体动态的认识,分而为三,实为一体;“狭义三焦”基于腑的属性体现了其相应的生理与病机状态。《难经》对“三焦”的认识,亦是有“广义三焦”与“狭义三焦”之分。“广义三焦”基于“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始终也”动态化的呈现了人体机能。《金匮要略》所建构的杂病辨治体系,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其中“广义三焦”所呈现的对人体机能整体动态的认识,对张仲景认识和治疗疾病产生了重要影响。《金匮要略》是仲景论治杂病之作,理法方药完备。仲景以大视角呈现了对人身机能的认识,一者从疾病诊治的角度认识大环境与个体的关系,在临证诊疗中重视人体机能与社会、自然的统一。二者借“广义三焦”为认识工具,以“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演绎了对人体机能整体动态的认识。该认识侧重从整...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黄帝内经》《难经》论“三焦”
1.1 .《黄帝内经》论三焦生理特点
1.1.1 狭义三焦
1.1.2 广义三焦
1.2 《黄帝内经》论三焦病机特点
1.3 《难经》论三焦
1.3.1 《难经》论三焦生理特点
1.3.2 《难经》论三焦病机特点
1.4 《黄帝内经》《难经》三焦思想对张仲景的影响
2 基于“广义三焦”的《金匮要略》整体动态疾病观的学术思想特点
2.1 《金匮要略》对整体观念的演绎
2.1.1 人与自然环境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统一
2.1.2 人与社会环境在疾病预防体系中的统一
2.1.3 人体自身整体动态的统一
2.2 《金匮要略》对“广义三焦”的演绎
2.2.1 伤寒部分对三焦的认识
2.2.2 杂病部分对三焦的认识
2.3 《金匮要略》整体动态的阐释人体机能
2.3.1 基于趋势认识脏腑经络
2.3.2 基于藏象认识脏腑受邪
2.4 以“广义三焦”为载体建构对人体机能整体动态的认识
2.5 以“广义三焦”为载体建构以“通”为用的诊治理念
2.5.1 首辨虚实
2.5.2 辨邪之所在
2.5.2.1 上焦证治
2.5.2.2 中焦证治
2.5.2.3 下焦证治
2.5.2.4 三焦表里证治
2.5.3 辨气机状态
2.6 “以知为是”的疗效反馈与恢复功能指向的统一
2.7 以“中焦”为基,承上启下
2.7.1 借酒力,助正气流通
2.7.2 借甘味,助中焦机能
2.7.3 借食物,助中焦胃气
3 基于“广义三焦”的《金匮要略》整体动态疾病观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3.1 对金·张子和《儒门事亲》的影响
3.1.1 《儒门事亲》对“汗法、吐法、下法”的延伸
3.1.2 杂病与伤寒的统一
3.2 对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的影响
3.2.1 基于整体观念演绎诊断体系
3.2.2 系统化的演绎方药证治
3.3 对清·吴师机《理瀹骈文》的影响
3.3.1 建构外治理论
3.3.2 因势利导演绎外治疗法
3.4 对清·唐容川《血证论》的影响
3.4.1 整体动态的演绎治疗法则
3.4.2 整体动态的演绎方药证治
3.4.3 对三焦的继承和发展
3.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886071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黄帝内经》《难经》论“三焦”
1.1 .《黄帝内经》论三焦生理特点
1.1.1 狭义三焦
1.1.2 广义三焦
1.2 《黄帝内经》论三焦病机特点
1.3 《难经》论三焦
1.3.1 《难经》论三焦生理特点
1.3.2 《难经》论三焦病机特点
1.4 《黄帝内经》《难经》三焦思想对张仲景的影响
2 基于“广义三焦”的《金匮要略》整体动态疾病观的学术思想特点
2.1 《金匮要略》对整体观念的演绎
2.1.1 人与自然环境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统一
2.1.2 人与社会环境在疾病预防体系中的统一
2.1.3 人体自身整体动态的统一
2.2 《金匮要略》对“广义三焦”的演绎
2.2.1 伤寒部分对三焦的认识
2.2.2 杂病部分对三焦的认识
2.3 《金匮要略》整体动态的阐释人体机能
2.3.1 基于趋势认识脏腑经络
2.3.2 基于藏象认识脏腑受邪
2.4 以“广义三焦”为载体建构对人体机能整体动态的认识
2.5 以“广义三焦”为载体建构以“通”为用的诊治理念
2.5.1 首辨虚实
2.5.2 辨邪之所在
2.5.2.1 上焦证治
2.5.2.2 中焦证治
2.5.2.3 下焦证治
2.5.2.4 三焦表里证治
2.5.3 辨气机状态
2.6 “以知为是”的疗效反馈与恢复功能指向的统一
2.7 以“中焦”为基,承上启下
2.7.1 借酒力,助正气流通
2.7.2 借甘味,助中焦机能
2.7.3 借食物,助中焦胃气
3 基于“广义三焦”的《金匮要略》整体动态疾病观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3.1 对金·张子和《儒门事亲》的影响
3.1.1 《儒门事亲》对“汗法、吐法、下法”的延伸
3.1.2 杂病与伤寒的统一
3.2 对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的影响
3.2.1 基于整体观念演绎诊断体系
3.2.2 系统化的演绎方药证治
3.3 对清·吴师机《理瀹骈文》的影响
3.3.1 建构外治理论
3.3.2 因势利导演绎外治疗法
3.4 对清·唐容川《血证论》的影响
3.4.1 整体动态的演绎治疗法则
3.4.2 整体动态的演绎方药证治
3.4.3 对三焦的继承和发展
3.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886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8860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