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治规律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03:00

  本文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证治规律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借助文献回顾、数据挖掘方法对七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8月文献报道的中医药和(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治法与方药进行分析,探索中医辨证、药味组成和配伍规律,挖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经验,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以及糖尿病肾病的有效中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等七个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8月间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中筛选出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利用筛选出的文献建立数据库,提取研究内容,包括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分型、临床试验的样本量、治疗用药、药物剂量、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等。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方药、证型归纳统计,得出相应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证候要素、常用方药和配伍规律。最后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用药规律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1.糖尿病的分期论治与兼见合并症的论治方药。纳入糖尿病肾病Ⅲ期文献111篇、Ⅳ期文献50篇、Ⅴ期5篇,计算用药频次,记录使用率在10%以上的中药,由高到低降序排列。因Ⅴ期文献太少,无法进行统计运算。统计结果示糖尿病肾病Ⅳ期和糖尿病肾病Ⅲ期常用药物无明显差异,如黄芪、丹参、茯苓、当归、山茱萸、白术、山药、泽泻、生地黄、川芎等仍位列前10位,不同的是高频药物中Ⅳ期比Ⅲ期增加了苍术、淫羊藿、猪苓、熟大黄、陈皮、五味子、黄精、车前子、泽兰这9味药,而没有桃仁、菟丝子、地龙这3味药常用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较Ⅲ期患者水肿、痰浊症状更为严重,温阳药、利水渗湿药的加入,有助于利水除湿,治疗糖尿病中期水湿证患者。纳入糖尿病肾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文献135篇、合并血糖控制不平稳的文献114篇、合并高血压的文献14篇,分别计算用药频次,记录用药频率在10%以上的药物。’统计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兼见合并症的治疗常用药物大致相同,无明显区别,只是在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治疗中,清热药(知母、黄柏、白头翁)和息风止痛药(僵蚕、蝉蜕)的应用频率稍有增加。2.糖尿病肾病辨证分型。涉及文献107篇,规范后中医证型18种,证型频数前5位依次是:气阴两虚证、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证候要素统计结果显示病位证素主要以肾为主,其次脾脏多见,肝脏受损亦可见。病性证素以虚证为主,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阴虚、阳虚,实证则主要表现为血瘀、痰湿、燥热,为本虚标实之证。3.方药统计结果涉及文献433篇,收录方剂433首,共涉及中药217味,使用率较高的为补益药、活血化瘀、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药物归经归入肝、脾、肾经的药物最多;味多属甘、苦、辛,性多属寒、温、平,常用辛甘配伍、辛苦配伍、辛甘寒配伍。二味药关联分析提示黄芪配太子参、黄芪配川芎、茯苓配泽泻、丹参配枸杞、丹参配生地黄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药对。聚类规则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本方为:黄芪、丹参、山药、茯苓、山茱萸、生地黄、当归、川芎、泽泻、熟地黄、白术、大黄、赤芍、枸杞、益母草、太子参、水蛭;聚类规则体现出治疗糖尿病肾病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四物汤、补阳还五汤、玉液汤、七味白术散、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猪苓汤、四苓汤、五苓散、二至丸、二陈汤、泻心汤等。结论1.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肾脾肝三脏的阴阳失衡有密切关系;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为气虚阴虚,标实责之血瘀、痰浊。糖尿病肾病基础方为参芪地黄汤和八珍汤加减;糖尿病肾病Ⅳ期和糖尿病肾病Ⅲ期常用药物无明显差异,合并症用药也无明显差异,提示临床治疗糖尿病以整体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病症结合治疗的思路。2.根据证型统计结果,提出三主证三兼症的分型假设:主证为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兼症为血瘀证、痰湿证、热结证。3.用药规律:常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用药归经为肾脾肝经;药性宜轻灵、或配伍用药,以平为期;常用甘、辛、苦味药,多辛甘配伍、辛苦配伍、或辛甘寒配伍;常用药对为黄芪配太子参、黄芪配川芎、茯苓配泽泻;三味药关联体现四苓汤之形,四味药五味药关联性强的药味组合看出六味地黄丸雏形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辨证论治 用药规律 关联分析 聚类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英文缩略语11-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辨证论治进展12-22
  • 1 分期论治12-15
  • 1.1 糖尿病肾病前期12-13
  • 1.2 糖尿病肾病早期13
  • 1.3 临床肾病期13-14
  • 1.4 终末期肾衰竭期14-15
  • 2 分型论治15-20
  • 2.1 气血阴阳论治15-16
  • 2.2 从瘀论治16-17
  • 2.3 从痰湿论治17
  • 2.4 从浊、毒论治17-18
  • 2.5 从热论治18
  • 2.6 脏腑辨证论治18-19
  • 2.7 六经辨证论治19-20
  • 3. 总结与诊治要点20-21
  • 4. 后续研究21-22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治规律探究22-63
  • 前言22-23
  • 1. 对象和方法23-26
  • 1.1 研究目的23
  • 1.2 研究方案23-26
  • 2. 结果26-54
  • 2.1 中医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药复方主要药味构成和配伍规律26-43
  • 2.2 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Ⅲ/Ⅳ/Ⅴ)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43-46
  • 2.3 糖尿病肾病伴有不同合并症的用药规律46-49
  • 2.4 糖尿病肾病常见中医辨证分型49-54
  • 3. 讨论54-61
  • 3.1 病因病机54-56
  • 3.2 辨证论治56-58
  • 3.3 用药规律58-59
  • 3.4 辨病用药59-60
  • 3.5 药对运用及临床常用方60-61
  • 4.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9
  • 致谢69-70
  • 个人简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新,李大启,李公宝,徐琴君;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检测[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宫雅南,刘冬年,熊玉冰,黄伟文,庄万江;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析[J];广东医学;2001年06期

3 顾芹,宋守君,李向阳,尤传一;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年06期

4 曹爱华 ,王瑛 ,李翔;杏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年03期

5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04期

6 张桂茹;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7 侯建明 ,林凤辉 ,张超群;46例2型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4期

8 陈文霖;糖尿病饮食[J];医疗保健器具;2002年Z1期

9 孙力,许玲;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2年35期

10 ;糖尿病肾病诊治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星;许筠;苏建平;张军;程立志;翟晓丽;;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杨家茂;;糖尿病肾病防治琐谈[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丁耀耿;郝桂霞;;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文铠;王志伏;王雪;孙大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5 倪青;;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6 孙怡;李健红;宗红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16例[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7 叶军;;糖尿病肾病在儿童时期的早期干预[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杜旭昶;孙志红;闫春芳;刘彩虹;;疏糖丹治疗2型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于世家;任平;马丽佳;李小娟;郑曙琴;武明东;刘自力;薛丽辉;;糖尿病住院患者1344例回顾性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郝效槐;魏玫都;崔立俊;;中西并蓄治疗糖尿病肾病[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向佳;糖尿病中医药防治项目立足社区[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鲁海燕;逾八成公众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N];家庭医生报;2013年

3 马明愈;现代生活方式导致 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侯建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王文绢 范军星;世界糖尿病日关注焦点:糖尿病并发症[N];健康报;2003年

6 主持人 向红丁博士;糖尿病肾病须早防早治[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华悦;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开始[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8 刘冬梅;肥胖糖尿病第一诱因[N];天津日报;2004年

9 刘燕玲;首部中医专病指南定下糖尿病治则[N];健康报;2007年

10 崔昕;中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有进展[N];健康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特异性促进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永;MiR-346在抗TGF-β信号途径介导的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D];武汉大学;2015年

3 魏凤江;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群体遗传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孙士杰;胱抑素C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魏艳红;PKCα介导的EGFR降解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龙泓竹;益气养阴通络散结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姜e

本文编号:401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01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3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