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穴注疗法对痤疮小鼠Th1/Th2免疫偏移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5-02-08 10:49
【目的】观察自血穴注疗法对痤疮小鼠皮损与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自血穴注组、针刺组、阿奇霉素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他4组小鼠均采用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诱导的方法构建痤疮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对应接受连续10 d的自血穴注、针刺、灌胃阿奇霉素治疗,隔天1次。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小鼠皮损评分、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自血穴注组小鼠皮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自血穴注组小鼠皮损减轻,表皮厚度减小,真皮厚度增加,TNF-α水平上升,TNF-α/IL-4比值趋于正常(P <0.05),与阿奇霉素组疗效相当。【结论】自血穴注疗法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偏移发挥改善痤疮炎性皮损的作用。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1407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 各组痤疮小鼠皮损组织病理形态比较(HE染色,×100)
图1结果显示:正常组皮肤组织病理无异常改变,可见表皮层扁平整齐,真皮层组织及附属结构清晰可辨,细胞形态饱满;模型组皮肤组织明显水肿,血管明显充血扩张,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较大范围脓肿形成;与模型组比较,自血穴注组、针刺组、阿奇霉素组皮肤组织水肿减轻,血管扩张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
图2 各组小鼠表皮厚度、真皮厚度比较
自血穴注疗法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吸取了祖国医学有关经络穴位对内脏的特异性关系的理论,以血液中含有丰富营养、激素和免疫抗体等物质为刺激因子,刺激局部血液循环,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通过经络循行作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加快疾病治愈过程的目的[9]。足三里穴是足阳明....
图3 各组小鼠血清TNF-α、IL-4水平和TNF-α/IL-4比值比较
图2各组小鼠表皮厚度、真皮厚度比较图4痤疮小鼠皮损评分与TNF-α/IL-4比值相关性分析
图4 痤疮小鼠皮损评分与TNF-α/IL-4比值相关性分析
图3各组小鼠血清TNF-α、IL-4水平和TNF-α/IL-4比值比较痤疮的发病机制存在多因素性,除微生物感染、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及性激素水平异常外,在痤疮的炎症发展过程中,炎性因子、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应答均参与了痤疮炎症机制。痤疮患者存在免疫应答失调[10]....
本文编号:4031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0314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